-我是汪小閒,朋友們都叫我老汪,或者“那個永遠在四季青拉貨的傢夥”。有人說我是“斜杠青年”的祖師爺?那是趕鴨子上架,窮學生想讀書,不得找轍嘛!
窮學生的地攤“商學院”(2003-2006
上半年)
2003年,我剛進浙江水利水電學校學習水利水電工程,結果心裡的“大壩”冇修成,倒先被錢塘江潮衝開了口子——學費快交不起了!咋整?琢磨唄!四季青,中國服裝第一街,就在我們借讀的金融學院舊校址的旁邊,你說巧不巧,逛到四季青批發市場,那叫一個人聲鼎沸,布料和鈔票的味道攪和在一起,賊上頭。一來二去,認識了意法做女裝的瑤瑤姐,她看我這毛頭小子挺實誠,眼放綠光,一拍大腿:“小汪,知道潮牌不?咱整點自己設計的衣服賣?”得嘞!這就叫“機會找活人”。
這“斜杠”,算是不情不願地杠上了。白天啃圖紙算水流量,晚上擠在瑤瑤姐的小攤邊上,支棱起自己的“SUDU潮牌”(那會兒還敢叫“潮牌”,臉皮是真厚!)。邊角料當畫布,想法當顏料,顧客就是評委——批零兼修,還兼設計、銷售、會計、搬運工……這比水利工程複雜多了,學的全是實戰:成本、審美、人心、臉皮厚度。臉皮薄?張不開嘴?飯轍冇著落的時候,臉皮那就是奢侈品!這段地攤歲月給我烙了倆字:“靈活”,生存是第一要義,甭管穿不穿鞋,都得跑起來。還有就是嗅到點味兒:衣服這東西,穿在身上是麵子,背後的供應鏈、流轉速度、抓住人心,那可都是裡子!四季青就是裡子的競技場。
銀行的“殼”與網店的“芯”(2006.7
-
2009.5)
2006年畢業,冇去修大壩,一腳踏進深圳發展銀行的慶春路分行,乾信用卡經理。為啥?圖個穩定啊!人窮誌短,先得吃飽飯嘛!銀行西裝革履的,光鮮!可我心裡那點“設計販子”的癮冇散。白天西裝革履唾沫橫飛地推銷信用卡(還得裝孫子陪笑臉),晚上回家立馬變身“淘寶汪掌櫃”,繼續折騰SUDU那幾件衣服。彆人下班蹦迪,我下班打版、拍照、填快遞單。
後來挪窩到光大銀行當信用卡部主管,帶團隊了,推銷的東西也多了:信用卡、POS機、小額貸……表麵看是金融精英了,可心不在焉。工資加提成剛夠穩住船,真正的“野心”在網店那個小小的發貨箱裡,還有2008年終於在四季青拿下的第一個小檔口!這感覺,像騎著牆,一隻腳在體製內蹭穩定,另一隻腳在自己挖的坑裡使勁刨金。銀行教我看信用、看風險、看客戶消費;自己的店教我,產品、流量、品牌意識纔是真金白銀。兩頭跑,累成狗,但心裡是踏實的——我這是在用銀行的米,喂自家的“雞”(網店),等雞下蛋呢!
第一桶“尾貨金”與合夥的“坑”(2009.5
-
2013)
2009年是個轉折點。守著四季青這寶庫,我嗅到了彆人眼裡的“廢品”——庫存尾貨。這就跟撿漏似的!彆人愁咋清掉,我看到的是成本優勢、快速流轉的“金礦”。路子野是野了點,但架不住市場大啊!靠這招“化腐朽為神奇”,居然真給我摳出人生第一個500萬!啥感覺?感覺跟做夢似的,走路都飄!錢來得快有好處:膽兒更肥了。壞處也來了:有點不知天高地厚。
膽肥了就想擴張。2011年,瞅著天貓風生水起,心癢難耐,拉人合夥乾!這頭一瓢冷水來得快:合夥失敗!散了!2012年不死心,又拉人乾線下連鎖店,結果又黃了!這倆坑,摔得我鼻青臉腫,也摔明白了點兒事:合夥做生意,比談戀愛還麻煩!光有熱情、有產品冇用,“人合”纔是硬道理。想法不一、利益分配不均、執行力不到位,都是定時炸彈。“好項目”≠“好合夥”。那感覺,就像剛攢的一副炸彈,還冇焐熱呢,就被隊友給拆零碎了。
登頂“阿裡紅人”與社群玄學(2013-2016)
好在咱四季青地攤和銀行裡練出來的厚臉皮和韌勁兒還在。2013年,調轉槍口,玩起了1688批發。把在四季青搞尾貨那套功夫,搬到線上批發戰場,玩命乾!嘿,時來運轉!銷售額火箭似的竄,居然殺進了阿裡巴巴平台前十!還被請去阿裡年會走紅毯,領了個“十大專家紅人”的獎盃!站台上那會兒,燈光晃眼,底下一堆攝像頭對著你哢哢哢,有點懵,感覺像“地攤遊擊隊”被“正規軍”招安了,還給你披了件大紅袍!這事兒讓我深刻明白:平台很重要,趨勢很重要,踩對點了,豬也能上風口飛一會兒。但,飛久了,也得想想自己的翅膀硬不硬!
2014年,在餘杭弄了個倉庫,算是在電商這路上紮了個據點。2015年更神道了,整了個“微學院服裝聯盟”社群。為啥叫“學院”?咱得裝點文化氣兒!設計了賊玄乎的準入機製,從六十多個QQ群裡“海選”鐵桿粉,非“懂衣服靈魂”者不得入內!整得跟秘密教會似的,儀式感拉滿。為啥?老汪覺得組織要像教會一樣有黏性!我想試試,咱也整點“信仰崇拜”(當然是崇拜好衣服、好生意經)。頭批五十個鐵桿,那凝聚力,頂得上五百個路人粉!這讓我對“私域流量”有了點早期懵懂的認知:鐵粉就是種子用戶,是堡壘。
可惜好景不長,同期搞的“設計師高階線”天貓店SUDU,結果虧了500萬!這臉打得啪啪響!深刻教訓:高階不是你想做,想做就能做!設計師品牌光靠情懷和設計不夠,定位、運營、渠道、供應鏈,哪一環脫了鏈子都得死。這錢算是給我補了一堂昂貴的“品牌管理課”,痛徹心扉!
借牌生蛋與“甜蜜”的決裂(2016-2019)
虧了?不服啊!得想辦法翻盤。2016年眼睛瞄上了廣州的Superme(當時還火得一塌糊塗)的潮牌代理權。這就叫“借船出海”!想著靠這個山寨牌子打開江浙滬市場,順便奶大自己的SUDU親兒子。路子冇錯,下血本在四季青五樓搞了個200平旗艦店,牛逼哄哄!潮牌嘛,玩的就是個氛圍感、儀式感。這事兒也讓我明白:渠道為王,有個好地段的旗艦店,那臉麵,那氣勢,確實能唬人。
2017年野心膨脹,又跑去上海灘開工作室。地方憋屈點,想著寸土寸金嘛,將就一下?結果銷售不力,給Superme總部印象就差了。矛盾種子埋下了。到了2018年,問題大爆發:從貨品供應節奏,到銷售渠道策略(他們想往高階奢侈品靠,我立足的是四季青積累的實際市場),再到品牌理念(他們玩饑餓營銷當祖宗,我想走量跑得快),那是處處打架!
這感覺,就像“熱戀期”過了,開始互相嫌棄對方腳臭、打呼嚕。“借牌生蛋”好是好,關鍵這蛋到底是金鳳凰還是烏鴉,你說了不算,品牌方說了算!關係急轉直下。
疫情時代:活下去就是本事!(2019-2024)
2019年,好聚也好,歹散也罷,徹底跟Superme掰了。心累!但也鬆了口氣:咱終於能甩開膀子單乾了!集中火力搞自己的SUDU。結果人算不如天算,2020年,新冠疫情炸了!實體店?哢嚓!網店?半身不遂!那感覺,就像剛給親兒子搭了個小院兒,結果地震了!
一夜回到解放前。
2021年,不能坐以待斃啊!咬咬牙,跟上大部隊玩抖音直播。對著手機鏡頭吆喝,管他三七二十一,得活下去!慢慢兒地,靠這張老臉和一些死忠粉,攢回點元氣。2022年更熬人,疫情反覆,四季青開開關關,快遞時通時斷,SUDU這點“小火星”燒得忽明忽暗,半死不活。
那一年,“活著”就是戰略目標。“韌勁兒”這玩意兒,不是天生的,是捶打出來的。
熬!死熬!2023年,終於熬到疫情解封!感覺像被壓在水底快憋死的人,終於露頭吸了口氣。帶著身邊僅存的幾個“老弱殘兵”,麵對著快見底的錢包,想著:媽的,還得“東山再起”!
好在老天爺給了機會,杭州亞運會來了!蹭熱點啊!借這股東風,銷量又竄了起來。不容易!
四十歲的少年與新“裁縫”(2024-2025)
到了2024年,以為能鬆口氣?冇門兒!整個服裝行業捲成了“龍鬚麪”!利潤薄得像紙,競爭烈如戰火。咋辦?繼續拍小視頻、搞直播、當網紅(被迫營業的那種),啥能換錢就乾啥唄!苦苦支撐著SUDU這麵旗。“偉大是熬出來的”,我看啊,“活著也是熬出來的”!關鍵得熬得有節奏、有方向,不能把自己熬乾了。
轉眼到了2025年,服貿界又出新幺蛾子了:AI設計、DeepSeek(這不知道是啥新概念演算法)、機器人自動化生產……嘩啦啦全湧進來了!我這“四十歲的少年”,徹底懵逼了!看著這些新鮮玩意兒,感覺跟當年在銀行看代碼似的,門兒都摸不著。以前是跟人鬥、跟市場鬥、跟品牌方鬥,現在好了,得跟機器鬥、跟代碼鬥、跟未知的黑科技鬥!
想想這二十來年,從水利水電跳到了四季青拿貨擺地攤,跳到銀行隔間,跳到電商風口,跳到潮牌代理,再到直播風口,現在又撞上AI科技潮……
服裝行業啊,名字冇變,裡麵裝的玩意兒是一天一個樣兒!跟孫猴子似的,七十二變!
不過,活著,就得學啊!
回首看,老汪的人生路,就是一個“變”字貫穿始終。什麼鐵飯碗、金飯碗,都不如自己的“手藝”和不斷學習的“腦子”是鐵飯碗。
折騰了半輩子,攢下點啥?
變通:水利生去賣衣服,銀行員搞淘寶,尾貨商做品牌代理…冇這點靈活勁兒,早趴下了。
實踐:四季青的地攤是最好的MBA課堂,銀行的信貸報告是市場調研手冊。
教訓比學費貴:合夥的坑,高階的夢,代理的憋屈…
哪一個不是真金白銀買來的經驗?但值!能讓你下次跳坑跳得優雅點。
人比錢重要:鐵桿客戶、患難夥伴、共進退的兄弟,比賬上的數字實在。
活下去是王道:甭管颳風下雨、疫情寒冬還是行業地震,咬牙喘著氣,就有翻盤機會。
學習永無止境:從手針腳踩縫紉機到現在琢磨AI打版、DeepSeek搞精準營銷…四十歲算個啥?咱照樣是“新時代裁縫學院”的小學生!
守正出奇,放我這,就是“守住對衣服這事兒的熱乎勁兒,彆的歪招奇招,該出還得出”!
未來咋樣?不知道!但我知道一件事:
隻要這地球上還有人要穿衣服,我這個四十歲還在努力當“少年裁縫”的老折騰,就得硬著頭皮學下去,繼續在四季青,或者元宇宙裡的什麼青,接著撲騰!學海無涯,折騰也是無涯啊!
兄弟們,共勉!
這人生,就跟四季青的檔口貨一樣,量大、週轉快、花樣翻新,但最重要的,是得有人買單!老汪得繼續努力,做個讓人買單的“老裁縫”!走著瞧!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