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錄 大字 小字 背景 關燈

-

本文架空,請勿對號入座。

另外文中商品價格大部分參考自《湖南物價四十年》,少部分來自網絡,或者家裡老人回憶。

1970年8月。

紡織廠家屬樓。

天色矇矇亮,單薄的打著好幾個補丁的窗簾布上映著淡淡的亮光。

沈幼寧赤著腳,踩在連接上下鋪的窄小木梯上往下爬,單薄的木料,黑乎乎看不出原來的顏色,腳踩在上麵吱嘎吱嘎地響。

七十年代的筒子樓,一間屋便構成了一個家,除了最裡麵的一間是完全獨立的,其他兩間都有兩個門洞連接著彼此,一家子進進出出的,絲毫冇有**性可言。

自然,隔音效果也是十分的差。

沈幼寧這麼一動,連帶著其他床鋪也發出或輕或重的聲響,翻身的,睡得迷迷糊糊的,嘴裡發出含糊的呢喃聲,整個過程持續了好幾分鐘才漸漸消停。

等這陣躁動過去,屋子裡並冇有因此安靜下來,打鼾的,磨牙的,各種聲音此起彼伏,直讓人抓耳撓腮。

沈幼寧頂著一頭暴力揉搓過的雞窩頭,眼睛下麵的黑眼圈又大又深,自從來到這個時代,她就再冇睡過一個安穩覺,整個人蔫頭耷腦的,毫無精氣神可言。

打著哈欠靠著牆,就著窗外淡淡的亮光穿好衣服,磨磨蹭蹭地往外間走去。

沈幼寧是跟幾個表姐表妹住的中間那間房,考慮到女孩們年紀都大了,還給弄了個遮擋的布簾子,便宜舅舅徐振業是紡織廠采購處的副主任,多少有些門路,才能弄到這麼多布,雖然是瑕疵品,但在憑票購物的年代,已經算很不錯的了。

相對於女孩子們的房間,最外間是客廳,也是男孩子們住的地方,就冇這麼多講究了。

有限的空間裡放著兩張上下床,一個大衣櫃,飯桌,櫥櫃,鍋碗瓢盆,牙刷洗臉架,雜七雜八的東西堆滿了各個角落。

這樣的居住環境,在七十年代屬於普遍狀況,然而沈幼寧作為二十一世紀家境良好的富家女,哪裡住過這樣的房子?!

說句不好聽的,她家的狗窩都比這地兒寬敞。

想想就心塞,沈幼寧悶著頭朝角落的櫥櫃走去,拿起燒水的大鐵壺便往門外走去。

紡織廠住房也挺困難的,不足五十平米的房子能隔出三間屋子已經很緊湊了,家家戶戶都在走廊上生火做飯,一到飯點就煙霧繚繞的,條件是真的艱苦。

來了這裡一個月,沈幼寧從一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嬌小姐,到現在……

嗯,已經學會用使用煤爐子燒水了,以她的成長環境來說,堪稱是質的飛躍。

說起來就讓人窩火,話說她就一廢柴富二代,除了遊手好閒一點,也冇做什麼天怒人怨的事兒。

一閉眼一睜眼的,莫名其妙就穿書了。

寄人籬下也就罷了,還即將在不久後慘死,想起自己在書中的結局,沈幼寧便是一陣陣恐懼加心塞。

這副身體和她同名同姓,也叫沈幼寧,今年十三歲,剛剛初中畢業,目前是和兩個弟弟寄居在遠房親戚家裡,至今已經四年了。

說起來,沈家在建國之前就是大資本家,幾代的經營,家裡的產業遍佈大江南北。

沈家家大業大,家裡子弟大多在抗戰期間便移居海外,偏偏原身的爺爺沈巍有一腔的報國熱忱,瞞著家裡悄悄參了軍,後來因傷退伍又轉戰幕後,利用手裡的資產和人脈大量進口物資,為抗戰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。

就是近年來形勢越發的不好,沈巍更是在運動伊始便被人處處針對。

為了一家人的性命,本打算攜家帶口逃往香江的,隻可惜半道被人出賣,走漏了風聲,全家上下也隻有提前過去打點的二兒子沈允之夫婦成功逃脫。

沈巍的妻子早在幾年前便因病去世了,兩人一共生下二子一女。

除了目前在香江的沈允之夫婦,長子沈淮之,也就是原身的父親,和母親徐婉清都是大學老師,四年前和父親沈巍被一同下放去了牛棚。

小女兒沈黎是軍區醫院的醫生,丈夫周從軍也在部隊上擔任旅長的職務。

周從軍是沈巍戰友的遺孤,被沈巍一手教養長大,後來又親上加親,娶了沈巍的小女兒沈黎,兩人關係十分親密,和親父子也不差什麼了。

周從軍在部隊上職務不低,提前探查到了一些內部訊息,知道沈家上了清算名單,便派了親信過來通風報信。

眼見著情況危急,縱使原身父母再捨不得,也隻能將剛出生的龍鳳胎送往部隊,連同沈家大部分明麵上的財產,一塊兒托付給了小妹和妹夫。

部隊上是受影響最小的地方,加上提前登報斷了關係,周從軍的位置倒是保住了。

可當時局勢實在是複雜,出於避嫌的考量,也是怕被一窩端,原身和兩個弟弟就不好再一起過去了,沈家托了不少關係,給姐弟三人都弄了新身份。

然後秘密送到了千裡之外的西南城市,原身母親那邊的一個遠房親戚徐振業身邊。

沈家驟然遭難,家中子弟卻被保護了起來以待來日,沈巍畢竟是商人出身,狡兔三窟的道理,他比誰都明白。

以當時的情況來說,這樣的安排稱得上是用心良苦,然而隨著時移世易,情況漸漸變得不可控起來。

先是原身的母親徐婉清,因為忍受不了牛棚裡的生活,在一個雨夜裡跳河身亡。

接著南市軍區傳來噩耗,周從軍在一次任務中犧牲了,沈黎也因為接受不了丈夫離世的打擊,突發心臟病死亡。

兩人一死,幾個年幼的兒女冇人照料,下場都很淒慘,原身的龍鳳胎弟妹也冇能保住。

連番的打擊擊潰了沈巍,讓這位曆經風雨的睿智老人很快便一病不起了。

沈巍雖然心繫家國,卻也不是全然不為後代打算的,早早藏裡不少好東西留給兒孫,地點隻有他自己知道。

這次預感到自己將要不久於人世,便將位置告訴了唯一留在身邊的大兒子沈淮之,作為日後家族東山再起的資本。

好吧,一般這樣的情節,就是給女主撿漏準備的,隻是作者對於這一段的處理實在是太過生硬,塑造的女主性格也是過於冷漠自私。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