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貞觀九年,長安,太極殿。
日頭正好,金色的光輝穿過殿宇高窗,灑在百官肅穆的朝服上,映出一片流光溢彩。
禦座之上,大唐天子李世民龍威赫赫,正聽著戶部尚書彙報今年的秋稅。一切都顯得那麼尋常,一如過去九年的每一個清晨。
然而,一道不合時宜的身影,打破了這莊嚴的寧靜。
太子李承乾,著一身玄色朝服,自東宮太子的班列中緩步而出,走到了大殿中央。他身形筆直,麵容平靜,冇有絲毫波瀾。
所有人的目光瞬間被他吸引。
李世民微微蹙眉,停下了與戶部尚手的問答。
“承乾,你有何事要奏?”
李承乾抬起頭,目光清澈,直視著禦座上那位被譽為千古一帝的父親。他的聲音不大,卻清晰地傳遍了太極殿的每一個角落。
“啟稟父皇。”
“兒臣,想辭去太子之位。”
轟!
一言出,如平地驚雷,炸響在滿朝文武的耳畔。
整個太極殿,死一般的寂靜。
針落可聞。
所有人都以為自己聽錯了,他們瞪大了眼睛,難以置信地看著殿中那個瘦削卻挺拔的身影。
辭去太子之位?
這是何等荒唐的言語!太子之位,乃國之儲君,未來的天下之主。自古以來,隻有被廢的太子,何曾有過主動請辭的太子?
瘋了!太子殿下一定是瘋了!
禦座上的李世民,臉上的表情瞬間凝固。他怔怔地看著自己的嫡長子,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因為操勞國事而產生了幻聽。
足足過了十息,他才找回自己的聲音,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。
“承乾……你,你再說一遍?”
李承乾深吸一口氣,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擔。他再次躬身,一字一句,擲地有聲。
“父皇,兒臣德不配位,纔不配君,不堪為國之儲君。”
“懇請父皇,廢黜兒臣的太子之位!”
這一次,所有人都聽清楚了。
朝堂徹底炸開了鍋。
“荒唐!簡直是荒唐至極!”
一聲暴喝響起,禦史大夫魏征鐵青著臉出列,花白的鬍子氣得根根倒豎。他指著李承乾,痛心疾首。
“太子殿下!您可知您在說些什麼?儲君之位,係天下安危,豈是兒戲!”
“您此舉,置陛下於何地?置大唐江山於何地?置天下萬民於何地!”
魏征唾沫橫飛,聲聲泣血,彷彿李承乾做了什麼天理不容的惡事。
緊接著,中書令房玄齡也急忙出列,拱手勸道。
“陛下,太子殿下或是一時心緒不佳,胡言亂語,還請陛下恕罪。”
尚書右仆射杜如晦亦是附和。
“是啊陛下,殿下年少,偶有心結在所難免,此事還需從長計議,萬不可當真。”
他們二人,一個唱紅臉,一個唱白臉,都想把這件驚天動地的大事給按下去。
李世民的臉色已經從最初的震驚,轉為了鐵青,此刻更是陰沉得能滴出水來。他死死地盯著李承乾,眼神中的怒火幾乎要噴薄而出。
“理由。”
他從牙縫裡擠出兩個字。
他要一個理由。一個能說服他,說服這滿朝文武的理由。
李承乾依舊平靜。
他冇有理會魏征的咆哮,也冇有看房玄齡和杜如晦的眼色,他的目光,始終落在李世民的身上。
“回父皇,兒臣之過,罄竹難書。”
“其一,兒臣腿有微恙,行止不端,有損皇家威儀,不堪為天下表率。”
“其二,兒臣學業不精,於經史子集一知半解,於治國安邦更是毫無建樹,不堪承載社稷之重。”
“其三,兒臣性情孱弱,優柔寡斷,既無父皇之英明神武,也無先祖之開疆拓土之誌,不堪為萬民之主。”
他說得懇切,條條在理,彷彿是在陳述一個與自己毫不相乾的事實。
這些話,落在百官耳中,卻又是另一番味道。
腿疾?太子殿下不過是有些微跛,何至於此?
學業不精?太子師從孔穎達等大儒,學問冠絕同輩,這純屬自謙之詞!
性情孱弱?更是無稽之談!
這分明就是藉口!
“一派胡言!”
李世民終於忍不住,猛地一拍龍椅扶手,發出“砰”的一聲巨響,整個大殿為之一顫。
“朕的太子,朕的嫡長子,難道就是這般自輕自賤的懦夫嗎!”
“你告訴朕,究竟是誰在你耳邊進了讒言!是誰教你說的這些混賬話!”
天子之怒,伏屍百萬。
整個大殿的溫度彷彿都降到了冰點,百官戰戰兢兢,噤若寒蟬。
唯有李承乾,依舊不為所動。
他知道,自己今天的舉動,在外人看來有多麼瘋狂。但他不在乎。
作為一名從二十一世紀穿越而來的靈魂,他比任何人都清楚“李承乾”這三個字背後所代表的悲慘命運。
謀反,被廢,流放,客死他鄉。
這就是史書上給他定下的結局。
他不想謀反,更不想死。他隻想遠離這個權力的漩渦中心,找個山清水秀的封地,帶上幾個美貌的侍女,混吃等死,當一條快樂的鹹魚。
所以,這太子之位,他非辭不可!而且必須是在今天,當著滿朝文武的麵,把事情鬨大,徹底斷了所有人的念想。
“父皇息怒。”
李承乾的聲音再次響起,帶著一絲解脫般的輕鬆。
“此事無人唆使,皆是兒臣深思熟慮後的肺腑之言。”
“兒臣,實在不堪為太子。繼續留在此位,於國於民,於父皇於兒臣,皆是禍患。”
他頓了頓,目光掃過站在不遠處,一臉“震驚”與“關切”,但眼底深處卻藏著一絲竊喜的弟弟,魏王李泰。
“魏王四弟,聰慧好學,文采斐然,深得父皇喜愛。由四弟承繼大統,必能使我大唐江山,萬代永昌。”
這句話,如同一瓢滾油,澆進了烈火之中。
“你!”
李世民氣得渾身發抖,指著李承乾,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。
而魏王李泰,則被這突如其來的“推薦”給砸懵了。他下意識地出列,跪倒在地,惶恐道。
“父皇明鑒!兒臣對太子哥哥忠心耿耿,絕無半分覬覦之心啊!太子哥哥今日之言,定是病了,還請父皇速速傳召太醫!”
他表現得越是惶恐,就越顯得李承乾的話彆有深意。
滿朝文武的眼神開始變得複雜起來。他們看向李承乾,又看看李泰,再看看禦座上暴怒的皇帝。
難道……這不僅僅是太子殿下在發瘋,而是一場已經白熱化的儲位之爭?太子殿下是以退為進,想要逼陛下處置魏王?
一時間,陰謀論甚囂塵上。
“夠了!”
李世民一聲怒喝,打斷了所有人的猜測。
他的胸口劇烈起伏,雙目赤紅地盯著李承朝。他失望,他憤怒,他更感心痛。
這是他寄予厚望的兒子,是他手把手教導的繼承人!
可現在,他卻當著所有人的麵,要將這份責任棄如敝履!
“李承乾。”
李世民的聲音變得冰冷而陌生。
“朕再問你最後一遍,太子之位,你當,還是不當?”
李承乾冇有絲毫猶豫,對著龍椅,深深一拜,額頭觸地。
“兒臣,不當。”
幾個字,輕飄飄的,卻重如泰山,徹底擊碎了李世民心中最後一絲幻想。
好,好,好!
李世民怒極反笑,他緩緩站起身,居高臨下地俯視著自己的兒子,也俯視著滿朝文官。
“傳朕旨意!”
“太子李承乾,言行無狀,德行有虧,著……禁足於東宮,無朕旨意,不得踏出半步!”
“退朝!”
說罷,他猛地一甩龍袖,頭也不回地走進了後殿,隻留下一個盛怒的背影和滿朝驚駭的臣子。
百官跪地高呼。
“恭送陛下!”
待到李世民的身影徹底消失,眾人才緩緩起身,用一種看怪物般的眼神看著依然跪在大殿中央的李承乾。
他緩緩抬起頭,臉上非但冇有恐懼和懊悔,反而露出了一抹如釋重負的微笑。
禁足東宮?
太好了!
這簡直就是帶薪休假的開始啊!
從此以後,再也不用天不亮就起來聽老頭子們唸經,再也不用批閱那些枯燥無味的奏摺,再也不用戰戰兢兢地扮演一個完美的儲君。
他可以睡到自然醒,可以隨心所欲地研究美食,可以躺在院子裡曬太陽。
這神仙般的日子,終於要來了!
這一刻,李承乾發自內心地覺得,長安城的空氣,真甜。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