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縣醫院消毒水的味道。
十六歲的夏天,蟬鳴聲嘶力竭,而這條狹窄的走廊。
兩邊父母的聲音嗡嗡作響,每一個字都帶著刺耳的棱角。
……不可能!絕對搞錯了!養母王秀娟的聲音又尖又利,臉煞白,眼睛死死盯著手裡那張紙片。
我和老林都是A型,她怎麼可能是O型笑話!
養父林國棟繃著臉,煩躁地搓下巴:娟子,彆嚷,再驗一次!
我的親生父母,陳大山和李桂芝,擠在對麵牆根下。
李桂芝攥著丈夫的胳膊,指甲幾乎掐進肉裡。
陳大山低著頭。
他們的目光躲閃,偶爾瞥我一眼,盛滿驚惶和愧疚。
更多時候,黏在對麵王秀娟懷裡那個穿著嶄新連衣裙、小聲啜泣的女孩——林薇薇身上。
那眼神小心翼翼,帶著卑微的討好。
我像個局外人,站在走廊中央。
手裡那張血型不符的體檢單,邊緣被我手心的冷汗濡濕、攥得皺巴巴。
紙上的字跡讓整個世界天旋地轉。
混亂像一場無法醒來的噩夢。
冰冷的親子鑒定報告甩在桌上時。
王秀娟爆發出撕心裂肺的哭嚎,猛撲過去抱住林薇薇。
我的薇薇!我苦命的薇薇啊!她抬起頭,紅腫的眼睛刀子一樣剜向我,隻剩下冰冷的憎惡和。
換!必須換回來!一天也不能耽誤!王秀娟的聲音炸裂。
然而,當林薇薇怯生生地喊了一聲媽……時,那瘋狂瞬間癟了。
王秀娟換上小心翼翼的溫柔:哎!媽在!薇薇彆怕,乖啊,媽這就帶你回家!
她整理林薇薇的頭髮,動作輕柔。
一隻粗糙的手,遲疑地、輕輕地拉住我的胳膊。
丫啊……是李桂芝的聲音,乾澀沙啞,跟…跟俺們……回家吧。她虛虛地搭著,彷彿怕碰碎了我。
家哪裡是我的家
三個多小時的顛簸,拖拉機突突突地響。
我蜷縮在後車廂角落,骨頭硌得生疼。
塵土和牲畜糞便的氣味無孔不入。陳大山和李桂芝沉默著。
那沉默像沉重的鉛塊。
眼前的景象讓我怔住:低矮的黃土院牆,歪斜的木門,三間土坯房。
牆麵坑窪,貼著發黃的舊報紙,風一吹嘩啦啦響。
昏暗的堂屋,坑窪的泥地。牆角蒙著布套的電視機掀開一角,螢幕很小,飄著雪花,滋滋響。
丫……這是電視,李桂芝侷促地搓手,就是……不太清楚。
她拍打機殼,螢幕閃動幾下,依舊雪花。
傍晚,李桂芝端來搪瓷盆熱水:丫,洗把臉吧……洗澡……得去村口的大澡堂子,明天媽帶你去。她眼神閃躲。
最尖銳的刺,來自兩邊父母的態度。
養父母林國棟和王秀娟,每週都開著鋥亮的黑色轎車載著林薇薇來。
車裡塞滿進口水果、點心、新衣裳。
薇薇,快試試這件!媽一眼就看中了!王秀娟響亮熱切,幫林薇薇整理衣領。
林薇薇羞澀地笑。
林國棟溫和地笑:嗯,我閨女穿著就是好看!
李桂芝和陳大山搓著手,侷促地笑:哎呀,又破費了……
他們的目光黏在林薇薇身上,帶著卑微的討好和滿足。
而我,像個透明的影子。
點心盒子從不在我麵前打開,新衣服永遠不會遞到我手中。
養父母的目光掃過我,有尷尬,有閃躲。
過年時,一條冰冷的簡訊:新年快樂。注意身體。
親生父母的天平也從未向我傾斜。
薇薇在那頭,也不知道習不習慣,李桂芝扒拉著青菜,她打小就挑嘴……
上次聽她媽說,薇薇好像有點咳嗽城裡空氣也不好……陳大山悶悶地喝玉米糊糊。
李桂芝揉著發硬的被單,歎氣:還是薇薇那孩子貼心,知道心疼人。
以前在家,看我累了,還會給我捶捶背呢。
她瞟我一眼,帶著沉甸甸的期待和失落。
最冷的一次,我發高燒,蜷在土炕上。
外麵灶間傳來李桂芝壓低的說話聲。
……丫這孩子,燒得這麼厲害,連聲都不吭……這性子,咋就這麼悶呢
一點都不敞亮。還是薇薇好,有點不舒服就黏著人,會撒嬌……
那聲音紮進我滾燙的耳膜。
我拉過被子矇住頭,死死咬著嘴唇,眼淚洶湧而出。
窒息般地抽噎。那一刻,我感覺自己是全世界都嫌棄的垃圾。
高燒退去後,我盯著土坯房頂的椽子,心裡憋著一股勁。
我不能總當個悶葫蘆,不能總讓爸媽覺得我不如林薇薇。我要做點什麼。
第二天,我早早起來,學著李桂芝的樣子,笨拙地生火燒水。
柴禾潮濕,煙嗆得我直流淚。
水燒開了,我舀了一瓢,小心翼翼地端給正在掃院子的陳大山。
爸……喝點水。聲音有點乾澀。
陳大山愣了一下,放下掃帚,接過瓢,咕咚咕咚喝了幾大口,抹了把嘴:嗯。
冇多說,但眼神似乎冇那麼沉了。
我又舀了一瓢給在灶房忙活的李桂芝:媽,喝水。
李桂芝正在切鹹菜,手上沾著鹽粒。
她看了看水瓢,又看了看我,眼神複雜:放那兒吧。語氣平淡。
我放下水瓢,有點失落,但冇走開,站在旁邊問:媽,這鹹菜……咋切的我幫您
李桂芝動作頓了頓,冇抬頭:不用,你細皮嫩肉的,彆割著手。去溫書吧。拒絕得很乾脆。
我默默退出來,心裡有點堵。好
像無論做什麼,都隔著一層看不見的膜。
我開始更仔細地觀察。
李桂芝的腰不好,陰天下雨總捶腰。
我記在心裡。
有次大哥回來,塞給我幾塊錢零花。
我攥著錢,走了幾裡路到鎮上小藥店。
有……治腰疼的膏藥嗎我小聲問櫃檯後的阿姨。
阿姨拿給我一盒最便宜的活血止痛膏。
我買了下來。
晚上吃飯時,我猶豫了一下,把膏藥推到李桂芝麵前。
媽,這個……貼腰上,聽說管用。我低著頭,不敢看她。
桌上安靜了一瞬。
大哥三哥都看過來。
李桂芝拿起那盒廉價的膏藥,翻來覆去看了看,又放下,語氣聽不出情緒:花這錢乾啥,老毛病了,忍忍就過去了。省著點。
雖然還是冇多少溫情,但她冇像上次那樣直接拒絕。
小小的進步讓我心裡燃起一絲希望。
我開始更主動地分擔家務,餵雞、掃地、學著燒簡單的飯菜。
雖然笨手笨腳,常常幫倒忙,惹得李桂芝皺眉:哎呀,放著我來!但我堅持著。
二哥寄回來的舊字典成了我的寶貝,我拚命學習,成績在村中學裡名列前茅,我想證明自己不比任何人差,尤其是林薇薇。
老師家訪時的誇獎,讓陳大山臉上難得地露出了笑容,雖然隻是很短的一瞬。
日子在磕磕絆絆中過去。
家裡的經濟在哥哥姐姐們的努力下一點點好轉,醃鹹菜的小生意也穩定下來。
然而,關於林薇薇的訊息,卻並不都是好的。
有次王秀娟和林國棟又來看林薇薇,臉色明顯不太好。
王秀娟拉著林薇薇在院子裡說話,聲音壓得低,但語氣裡的焦躁還是傳了過來。
薇薇啊,你到底怎麼回事這次月考怎麼又退步了年級都快墊底了!媽媽花那麼多錢給你請最好的家教,上重點高中,你就給媽媽看這個王秀娟的聲音帶著壓抑的怒火。
媽!那破學校壓力太大了!同學都瞧不起我是鄉下轉來的!老師講得也快,我跟不上!林薇薇帶著哭腔反駁,聲音尖銳,我不管!我不想唸了!我要轉學!我要回縣一中!
胡鬨!王秀娟的聲音拔高了,縣一中能跟市重點比嗎媽媽還不是為你好!你知不知道為了讓你進那個學校,你爸托了多少關係,花了多少錢你就這麼報答我們
為我好你們就知道逼我!我受夠了!林薇薇突然尖叫一聲,猛地推開王秀娟,哭著衝出了院子,跳上車,砰地關上車門。
王秀娟又急又氣,跺了跺腳,趕緊追上車。林國棟搖著頭,跟陳大山李桂芝匆匆打了個招呼,也開車走了。
那次之後,林薇薇很久冇回來。
從養父母偶爾的電話和村裡一些風言風語中,我們斷斷續續知道,林薇薇在市重點高中適應得很差,成績一落千丈,和同學關係緊張,經常跟王秀娟吵架,甚至逃課。
終於,一個深秋的傍晚,陳家院門被敲得震天響。
門外站著的是王秀娟,她頭髮有些淩亂,眼睛紅腫,臉上是掩飾不住的疲憊和惱怒。
她身後,是拖著行李箱、眼睛哭得像桃子、一臉倔強的林薇薇。
桂芝姐,大山哥,王秀娟的聲音帶著哭腔和無奈,這丫頭……這丫頭我是管不了了!成績差得一塌糊塗不說,今天……今天居然跟老師頂嘴,被叫家長,我說了她兩句,她……她就收拾東西說要回‘自己家’!我……她氣得說不出話,指著林薇薇,你問問她!讓她自己說!
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林薇薇身上。
她梗著脖子,帶著一種破罐破摔的叛逆:對!我就是不想在那個破學校待了!他們都看不起我!老師也針對我!我就要回來!這纔是我的家!她說著,拖著箱子就往屋裡擠。
李桂芝和陳大山完全懵了,手足無措地看著王秀娟,又看看一臉倔強的林薇薇。
薇薇,你……你這是說的什麼話你爸媽……李桂芝想勸。
他們不是我爸媽!林薇薇猛地打斷她,聲音尖利,你們纔是!我就要住這裡!
她不由分說,把行李箱拖進了之前我住的那個小偏房——那房間後來堆了些雜物,但比土坯房時期還是好多了。
王秀娟氣得渾身發抖,指著林薇薇:好!好!你翅膀硬了!有本事你就永遠彆回來!
她轉向李桂芝和陳大山,語氣帶著懇求又帶著命令:桂芝姐,大山哥,你們……你們先讓她住幾天,冷靜冷靜!我……我過兩天再來接她!說完,她抹著眼淚,頭也不回地上了車,絕塵而去。
林薇薇的迴歸,像一顆石子投入原本漸漸平靜的湖麵。
她賭氣住進了偏房,卻完全不適應這裡的生活。
嫌床板硬,嫌被子有味道,嫌洗澡要去公共澡堂麻煩,嫌飯菜油水少、不合口味。
她整天抱著手機,不是打遊戲就是跟朋友(也許是市裡的同學)煲電話粥,抱怨這裡的各種落後。
李桂芝和陳大山麵對這個失而複得卻又如此嬌氣的親生女兒,心情複雜極了。
一方麵,骨肉相連,看她賭氣回來,心裡是疼惜的。
李桂芝變著法兒想給她做點好吃的,把家裡最好的新被子給她用,甚至破例花錢去鎮上買了瓶牛奶給她。
薇薇,喝點牛奶,長身體。李桂芝小心翼翼地把溫好的牛奶端到偏房門口。
林薇薇瞥了一眼那個印著俗氣花紋的玻璃杯,皺了皺眉:不喝,腥。她繼續低頭玩手機。
李桂芝端著牛奶,站在門口,有些無措。
陳大山抽著煙,蹲在門檻上歎氣。
飯桌上,李桂芝會特意把肉菜多往林薇薇那邊推:薇薇,多吃點肉。
轉頭看到我默默扒著碗裡的青菜和鹹菜,她似乎纔想起什麼,有些尷尬地補一句:丫丫……你也吃。
而對我呢我依舊天不亮就起來燒水,餵雞,打掃院子。
醃鹹菜的活兒一點冇落下,還琢磨著新口味。
學習更不敢放鬆,二哥寄回來的資料翻得捲了邊。
我還主動幫媽媽貼膏藥,雖然她依舊隻是淡淡地說省著點用。
有一次她腰疼得厲害,我學著用二哥書上看來的方法,笨拙地幫她按摩了好一會兒,累得滿頭汗。
她趴在炕上,好半天冇說話,最後悶悶地說了句:行了,好點了,你去忙吧。但我看到,她悄悄用袖子擦了擦眼角。
林薇薇飯來張口、衣來伸手還諸多抱怨。
我一個默默乾活、努力上進、主動分擔。人心都是肉長的,天平在不知不覺中傾斜。
林薇薇隻住了不到一個星期就受不了了。
冇有獨立衛浴,冇有空調,冇有外賣,冇有她習慣的一切。
更重要的是,她發現她的迴歸並冇有得到想象中的公主待遇——李桂芝和陳大山雖然儘量滿足她,但家裡條件有限,哥哥姐姐們更是各忙各的,冇空哄著她。
尤其是有一次,她抱怨我醃的鹹菜味道怪,被剛回來的三哥陳建設聽到了。
三哥當時冇說什麼,隻是冷冷地看了她一眼。
第二天吃飯,林薇薇又想挑剔菜鹹,三哥把筷子啪地往桌上一放,聲音不大,但語氣很硬:愛吃吃,不愛吃拉倒。家裡就這條件,嫌鹹自己拿水涮涮。丫丫天不亮起來醃菜賣錢的時候,你在哪享福呢
林薇薇臉漲得通紅,眼淚在眼眶裡打轉,猛地放下碗筷跑回了偏房。
李桂芝想說什麼,被陳大山一個眼神製止了。
那次之後,林薇薇徹底蔫了。
她意識到,這個家和她想象的完全不同。這裡冇有無條件的縱容,隻有踏實的、甚至有些粗糙的生活。
她開始頻繁地給王秀娟打電話,語氣也從最初的倔強變成了委屈和哭訴。
終於,在一個週末,王秀娟和林國棟又來了。
這一次,王秀娟臉上冇有了之前的憤怒,隻剩下疲憊和一種認命般的無奈。
林薇薇像見到救星,立刻拖著箱子撲過去。
媽!我錯了!我跟你回去!我好好唸書!我再也不鬨了!她哭得梨花帶雨。
王秀娟摟著她,拍著她的背,眼圈也紅了:好了好了,知道錯就好,跟媽回家。
她轉向李桂芝和陳大山,臉上帶著歉意和一絲不易察覺的如釋重負:桂芝姐,大山哥,這些天……給你們添麻煩了。孩子不懂事,我們帶回去好好管教。
李桂芝和陳大山張了張嘴,最終隻是點點頭,眼神複雜地看著林薇薇迫不及待地鑽進那輛黑色轎車,彷彿逃離什麼可怕的地方。
車子開走了,揚起一陣塵土。
院子裡安靜下來,隻剩下風吹過新栽的楊樹葉子的沙沙聲。
李桂芝站在院門口,望著車子消失的方向,很久冇動。
陳大山走過來,歎了口氣:走了也好。咱這廟小,供不起那尊菩薩。
李桂芝冇說話,慢慢轉過身,目光落在正在院子裡晾曬新醃好的蘿蔔乾的我身上。
我穿著姐姐給我做的舊布衫,袖子挽到胳膊肘,正用力把簸箕裡的蘿蔔條攤開。
陽光照在我曬得微黑的臉上,鼻尖沁著細小的汗珠。
丫丫,李桂芝忽然開口,聲音有點啞,晚上……媽給你蒸個雞蛋羹吧你愛吃那個。
我晾蘿蔔乾的手頓住了,抬起頭,驚訝地看著她。
這是我回到這個家後,她第一次主動問我想吃什麼。
嗯!我用力點頭,心裡像被什麼東西輕輕撞了一下,暖流湧上來,眼眶有點發熱,謝謝媽!
那碗雞蛋羹的味道,我記了很久很久。
不是因為它有多美味,而是因為它像一個信號,標誌著那層隔在我和父母之間的堅冰,終於開始真正地、緩慢地融化了。
我更加努力地融入這個家,不再僅僅是為了證明自己,更是為了回報這份遲來的、卻無比珍貴的接納。
二哥陳建國考上名牌大學的訊息傳來時,家裡的喜悅達到了頂點。
我媽哭得像個孩子,我爸背過身去抹眼淚。二哥成了全村的驕傲。
老二,大哥拍著胸脯,你放心去!家裡有哥!學費、生活費,哥給你掙!
二哥看向我,眼神溫和而認真:小妹,哥在那邊安頓好了,就給你寄複習資料回來。你好好學,哥等著將來接你去大城市看看!
三哥用力拍拍二哥肩膀:二哥,好好的!
姐姐遞上一個繡著青竹的筆袋:二哥,帶著這個,祝你節節高!
二哥拿出那本厚厚的舊字典給我:小妹,這個給你。
哥把高中覺得有用的東西,都記在後麵了。看不懂的,等我寫信回來給你講。哥信你,也信咱家每一個人。
二哥的遠行,像給這個家注入了強心針。
大哥成了工頭,帶著村裡人致富;
三哥的汽修店客似雲來;
姐姐的二丫繡坊網店訂單不斷。
土坯房變成了亮堂的二層小樓。
飯桌上頓頓有肉。
李桂芝臉上的愁苦被笑容取代。
去年過年,小樓裡外喜氣洋洋。
大哥、二哥、三哥在貼春聯。
姐姐在廚房炸丸子,香氣四溢。
那輛黑色轎車又來了。
林薇薇穿著精緻的羊絨大衣下車,像隻花孔雀,蹙眉扇著油煙味。
她看到屋頂的太陽能熱水器,愣住了。
飯桌上,她抱怨:鄉下蚊子可真多!
三哥笑著遞來電蚊拍:薇薇妹子,給!拿著打!俺們農村蚊子實在,個頭大,飛得慢,傻乎乎的,一打一個準兒!可比城裡那些精明的蚊子好打多啦!
大家都笑起來。
飯後,王秀娟走向我,臉上堆著笑:小雅,最近學習挺忙的吧她伸出手想拉我。
我的身體本能地輕微後縮,避開了。
她的手僵在半空,訕訕收回。
我冇有再看她。
廚房裡,姐姐夾起一個金黃的丸子吹了吹,遞到我嘴邊:快嚐嚐,熟了冇
我咬了一口,外酥裡嫩,滿口生香。
院子裡,陽光灑在每個人身上:貼春聯的哥哥們,修剪果樹的父親,拍打棉被的母親……歡聲笑語,交織成一張溫暖的網。
那些委屈、不甘、刺痛、酸楚……早已淡去,如同褪色的舊照片。
我慢慢咀嚼著丸子,目光掃過院中的親人。一股溫熱而堅實的力量從心底湧出。
我終於明白:真正的家,不是靠冰冷的血緣捆綁。
它是一磚一瓦用汗水壘砌的牆;是哥哥姐姐將我護在身後時傳遞的滾燙溫度;
是全家人擠在小屋裡商量掙錢時那熱氣騰騰的蓬勃生氣。
林薇薇有她的錦衣玉食。
我有我的粗茶淡飯。
可我知道,這碗裡盛著的,是大哥手上的老繭磨出來的踏實。
是二哥深夜燈下苦讀換來的希望。
是三哥揮拳護我時的滾燙。
是姐姐針尖下綻放的錦繡。
是父母皺紋裡漸漸舒展的安心。
它沉甸甸的,盛滿了用汗水、淚水、笑聲和堅持熬煮出的滋味。
這滋味,比世間任何瓊漿蜜露,都要甜上千百倍。
它滲入骨髓,足以支撐我走過往後人生所有的風雨。
這時,灶上的醃菜罈子發出輕微的咕嘟聲,那是新一缸鹹菜正在發酵。
那聲音,像極了生活本身,平凡,卻充滿生機。
我走過去,輕輕拍了拍壇壁,就像拍著一個熟睡的老朋友。
壇壁傳來溫熱的、踏實的迴應。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