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錄 大字 小字 背景 關燈

-

導語:魚嘴碼頭的槍聲散去,張胖子的陰謀終露原形,沈雁聲父親的冤屈隨江水淌過,化作老鷹茶嚥下去的回甘。當霧江商行的紅燈籠照亮碼頭石階,當江神祭的長桌宴擺滿街坊的拿手菜,當年那盤劍拔弩張的暗棋,早已在挑夫的號子、孩子的笑聲與火鍋的紅油裡,落子成尋常日子的暖。這後半程的故事,冇有驚心動魄的對峙,隻有霧城人把苦熬成甜的踏實,和煙火氣裡藏不住的人間溫情。

1

碼頭新聲

開春後,霧城的江霧薄得像層紗,晨光能直直灑到朝天門碼頭的石階上,把挑夫們的影子拉得老長。沈雁聲不再總盯著魚嘴的江景,反倒常來碼頭的望江棧幫忙——這棧房原是張胖子的產業,官府查抄後交給碼頭工會打理,他閒著無事,便主動攬下了管賬的活。

這天一早,他剛把上月的賬本理好,就聽見棧房外傳來吵吵嚷嚷的聲音。出門一看,幾個挑夫正圍著個穿藍布衫的年輕人爭執,為首的王老三臉紅脖子粗:你這後生娃,懂不懂規矩碼頭卸貨得按幫派排號,哪能插隊!

年輕人攥著扁擔,指節發白,操著半生不熟的重慶話:俺娘病了,等著錢抓藥,就想多跑兩趟……話冇說完,眼圈就紅了,肩膀微微發抖。

沈雁聲走過去,拍了拍王老三的胳膊:三哥,算了。給他插個隊,耽誤的功夫,我補你工錢。王老三愣了愣,撓了撓頭:沈先生都開口了,哪能要你補!行,就讓他先卸!

年輕人連忙作揖,扛起貨箱往棧房裡走,腳步輕快得像陣風。沈雁聲看著他的背影,想起自己十二歲那年,也是這樣慌慌張張地在碼頭找零活,就為給爹買副好點的棺材。那會兒碼頭幫派規矩嚴,冇人肯帶他,還是個老縴夫偷偷塞給他半塊餅,讓他熬過了最難的日子。

正發愣,身後傳來熟悉的腳步聲,林墨棠舉著相機跑過來,額角還沾著汗:沈先生,快來看!我拍的照片登報了!她遞過一張《蜀報》,社會版上印著魚嘴夜燈那張照片,標題寫著《霧城擒凶:碼頭暗潮終得清》,配文裡還提了他和雷震川的名字。

沈雁聲看著照片裡自己的背影,燈塔的光落在肩頭,像披了層薄霜,嘴角忍不住上揚。林墨棠又翻出相機,對著棧房裡忙碌的挑夫們拍照,快門哢嚓響個不停。王老三見了,故意把腰板挺得筆直,扛著貨箱走了個來回,咧嘴笑:墨棠妹兒,把俺拍精神點,讓俺婆娘也看看!

眾人鬨笑起來,棧房裡的氣氛熱熱鬨鬨。突然,遠處傳來一陣馬蹄聲,雷震川騎著馬奔過來,手裡拎著個布包,臉上帶著笑:沈先生,林小姐,好訊息!他翻身下馬,從布包裡掏出兩本紅本本,張胖子那夥人的案子結了,官府獎勵咱們的,憑著這個,能在碼頭開家正經商行!

沈雁聲接過紅本本,上麵霧江商行四個字燙金髮亮,晃得人眼暈。林墨棠眼睛一亮:太好了!咱們可以賣碼頭用的繩索、油布,再兼著收些山貨,肯定能火!

雷震川哈哈大笑:還是林小姐會盤算!我已經跟工會商量好了,就把棧房旁邊的空鋪子騰出來,咱們三個合夥乾!

三人正說得熱鬨,杜老七拎著個食盒走來,老遠就喊:你們幾個,忙啥呢快嚐嚐俺新做的麻辣牛肉!他打開食盒,濃鬱的辣椒香飄出來,挑夫們聞著味就圍了過來,你一塊我一塊,吃得直咂嘴,辣得直吸氣,卻停不下手。

沈雁聲拿起一塊牛肉,辣意從舌尖竄到胃裡,卻越吃越香。他看著眼前的場景——挑夫們扛著貨箱穿梭,江麵上貨船來來往往,林墨棠舉著相機抓拍,雷震川跟工會的人商量著商行的事,杜老七在一旁笑著給大家添茶水——這煙火氣,比任何時候都鮮活。

傍晚時分,沈雁聲獨自走到江邊,夕陽把江水染成金紅色,波光粼粼的,像撒了一把碎金。他從懷裡掏出爹的舊照片,照片邊緣已經捲了邊,爹穿著粗布短褂,站在千廝門大橋下,笑得一臉憨厚。爹,您看,碼頭太平了,我也有正經事做了。他輕聲說著,指尖拂過照片上爹的臉,您當年冇摻的廢料,如今這橋墩立得穩穩的;您冇討到的公道,如今也清了。

江風吹過,照片邊角微微晃動,像是爹在點頭。沈雁聲把照片貼身收好,轉身往棧房走。遠處,林墨棠和雷震川正對著鋪子的招牌比劃,杜老七在一旁指揮著夥計搬木板,笑聲順著江風飄過來,混著碼頭的號子聲、江水的拍打聲,成了霧城最動聽的新聲。

他知道,往後的日子,不會再有藏在霧裡的暗棋,隻有明晃晃的陽光,和踏踏實實的生活。這霧城的煙火,會一直暖著人心,就像那碗老鷹茶,初嘗苦澀,回味卻滿是甘甜。

2

煙火長明

入夏的霧城,江風帶著水汽,吹得碼頭的幡旗嘩啦啦響。霧江商行的木門漆得鋥亮,硃紅色的漆麵上還描了圈金邊,門口掛著兩串紅燈籠,白天看著喜慶,夜裡點亮了,能照得石階亮堂堂的。

沈雁聲穿著件月白色短褂,正在櫃檯後給挑夫找零,指尖劃過銅板,帶著點薄繭的觸感很踏實。林墨棠抱著一摞剛到的油布,從後院快步走出來,額角沾著薄汗,鬢邊碎髮被汗水打濕,貼在臉頰上:沈先生,這批油布質量真好,王三哥說下次要多訂十匹,還說要介紹船幫的人來買!

沈雁聲抬頭笑了笑,接過油布放在貨架上,碼得整整齊齊:多虧你上次去川北進貨時仔細挑,對著太陽看了十幾匹,才選出這最好的。正說著,雷震川大步流星地走進來,手裡拎著個竹籃,掀開蓋布,裡麵是剛出鍋的麻辣小龍蝦,紅油還在滋滋冒泡,香氣直往人鼻子裡鑽:快嚐嚐!碼頭新開的館子,老闆是四川來的,說這小龍蝦用的是江津青花椒,辣得過癮!

三人圍坐在商行角落的小桌旁,桌上擺著個粗瓷大碗,小龍蝦堆得冒尖。林墨棠戴著手套,剝開一隻小龍蝦,吸了口湯汁,辣得直吐舌頭,卻笑著說:夠味!比上次抄手鋪的藤椒還勁大!沈雁聲也剝了一隻,麻味在舌尖散開,卻不燒胃,他想起小時候爹給他做的麻辣魚,也是這個味道。

雷震川嚼著蝦肉,含糊不清地說:對了,下週官府要在碼頭辦‘江神祭’,說是為了祈求江麵太平,咱們商行也捐點東西,湊個熱鬨他放下手套,用帕子擦了擦手,往年都是船幫牽頭,今年張胖子倒了,咱們正好趁機讓碼頭的人熱鬨熱鬨。

要得!林墨棠立刻點頭,眼睛亮晶晶的,我還能拍些祭祀的照片,投給《良友》雜誌,讓更多人看看咱們霧城的煙火氣!她拿起相機,對著桌上的小龍蝦先拍了一張,說要留作商行日常。

沈雁聲也點頭:咱們捐些香燭和供品,再準備些糖糕,給來祭祀的孩子分一份。他記得小時候江神祭,最盼著的就是大人給的糖糕,甜絲絲的,能高興一整天。

江神祭那天,碼頭擠得水泄不通。天剛亮,挑夫們就忙著搭祭台,沈雁聲和雷震川幫忙搬供品——整隻的豬頭、新鮮的江魚,還有一筐筐的水果,擺了滿滿一桌子。林墨棠舉著相機穿梭在人群中,拍下老人們跪拜祈福的模樣,孩子們追著舞龍隊奔跑的身影,還有挑夫們合力抬著供品往祭台走的場景。

杜老七也來了,拎著一大壺老鷹茶,用粗瓷碗盛著,給幫忙的人挨個倒:喝口茶解解渴!今天這日子,就得熱熱鬨鬨的!他的銅壺在陽光下閃著光,茶水流進碗裡,冒著熱氣,混著柏樹枝的香氣。

祭祀儀式開始,鼓聲震天,司儀穿著長袍,高聲念著祈福的話語。江麵的畫舫上飄起紙錢,白色的紙灰順著江風,慢慢落在水麵上,像一群白蝴蝶。沈雁聲站在人群裡,望著滾滾東流的嘉陵江,突然覺得心裡的空缺被填滿了。他轉頭看向身邊的林墨棠和雷震川,兩人正笑著看舞獅隊表演,陽光灑在他們臉上,亮堂堂的。

儀式結束後,碼頭擺起長桌宴,家家戶戶都端出拿手菜——麻辣火鍋、回鍋肉、紅糖糍粑、酸蘿蔔老鴨湯……香氣飄滿了江麵。沈雁聲端著酒杯,走到江邊,對著江水輕聲說:爹,您看,現在的碼頭,比以前更熱鬨了。您放心,我會好好過日子,守住這煙火氣。

江風拂過,像是迴應。他轉身回到長桌旁,林墨棠給他夾了塊回鍋肉,肥瘦相間,入味得很。雷震川舉起酒杯:為了霧城的好日子,乾杯!三人碰杯,酒杯碰撞的脆響,混著眾人的笑聲、江水的流淌聲,在碼頭久久迴盪。

日子就這麼不緊不慢地過著。秋末的時候,林墨棠的照片在省裡的攝影展上得了獎,報社還特意來采訪她,提了霧江商行的事,往後商行的生意更紅火了。不少人特意從城裡趕來,就為看看有故事的碼頭商行,買些碼頭特產的山貨和油布。

雷震川偶爾還會去處理碼頭的瑣事,但更多時候,是留在商行裡幫忙算賬、搬貨。他說比起抓壞人,看著大夥安安穩穩過日子,心裡更踏實。閒下來的時候,他還會教碼頭的孩子們打拳,說是能強身健體。

入冬的一個傍晚,沈雁聲關了商行的門,和林墨棠、雷震川一起往雲廬茶館走。雪又開始下了,細小的雪花落在肩頭,冰涼涼的。杜老七正站在茶館門口掃雪,見他們來,笑著招呼:快進來!剛煮好的薑茶,驅寒!

四人圍坐在茶館的八仙桌旁,喝著薑茶,看著窗外飄落的雪花。薑茶裡放了紅糖,又暖又甜,喝下去渾身都熱乎了。林墨棠翻著相機裡的照片,從魚嘴夜燈到江神祭,從商行開業到碼頭日常,每一張都記錄著霧城的變化,也記錄著他們三人的情誼。

沈雁聲看著照片,突然開口:多虧了當年那盤‘暗棋’,咱們才能聚到一起,守住這煙火氣。如果不是為了給爹討公道,他或許還在碼頭漫無目的地晃悠;如果不是那場風波,他也不會認識林墨棠和雷震川,不會有如今的商行,不會有這麼多暖心事。

雷震川點點頭,喝了口薑茶:是啊,苦儘甘來,說的就是咱們霧城,還有咱們這些人。他想起以前抓賊辦案的日子,天天提著心,哪像現在,喝著薑茶,看著雪景,心裡安穩得很。

林墨棠笑著舉起相機,對準三人,按下快門。哢嚓一聲,照片裡,杜老七笑得眼角堆起褶子,沈雁聲和雷震川舉著薑茶杯,窗外的雪花輕輕飄落,茶館裡的柏樹枝燈籠亮著暖黃的光,映得每個人臉上都暖洋洋的。

霧城的雪,下了又化,化了又下。但不管霧多濃、風多烈,碼頭的號子聲總會準時響起,商行的紅燈籠總會亮到深夜,茶館的薑茶總會冒著熱氣。那些藏在過往裡的苦,早已被煙火氣釀成了甜,而這人間煙火,會一直長明,暖著每一個在霧城生活的人。

3

歲月回甘

轉年開春,霧城的江水漲了些,帶著上遊融雪的清冽,拍在碼頭石階上,濺起細碎的水花。霧江商行的生意穩當,沈雁聲卻在櫃檯後襬了個小案幾,放著筆墨紙硯,閒時就練幾筆字——他托林墨棠從舊貨市場淘來幾本舊字帖,臨摹的多是平安順遂煙火長明這類字眼,筆鋒算不上遒勁,卻透著股踏踏實實過日子的穩當勁兒。

這天午後,陽光透過商行的木窗,在案幾上投下細碎的光斑。沈雁聲剛寫完一張平安,就見林墨棠抱著一疊新到的《良友》雜誌走進來,臉上帶著藏不住的笑:你看!咱們讚助的‘碼頭煙火攝影展’,照片登在雜誌上了!

她翻開雜誌,指著其中一頁:照片裡,王老三正帶著去年那個插隊的年輕人卸貨,兩人扛著同一根扁擔,腳步踩得又穩又齊,陽光把他們的影子疊在一起,像幅鮮活的畫。旁邊配著林墨棠寫的短文,字裡行間全是對霧城的眷戀:這裡的江風帶辣,江水帶暖,每個人都在碼頭的號子裡,把日子過出了熱乎氣。

沈雁聲看著照片,指尖輕輕劃過紙麵,突然想起第一次見那年輕人時,對方攥著扁擔、急得眼圈發紅的模樣。如今這後生不僅在碼頭站穩了腳,還跟著王老三學認字,偶爾來商行串門,會怯生生地請教他寫字,日子肉眼可見地亮堂起來。

對了,雷隊長呢林墨棠合上雜誌,往後院瞥了一眼,冇見著雷震川的身影。

在後院教孩子們紮風箏。沈雁聲笑著指了指窗外,說要趕在清明前,讓孩子們放著風箏去江邊踏青。

話音剛落,後院就傳來孩子們的歡笑聲,夾雜著雷震川的大嗓門:慢點扯線!風箏要順著風走,跟做人一個道理,得懂變通!兩人走到後院,就見雷震川蹲在地上,手裡拿著竹篾和彩紙,正教幾個半大孩子紮風箏骨架,地上已經擺著兩個做好的,一個畫著嘉陵江的**子,一個畫著碼頭的幡旗,顏色鮮亮得很。

沈先生,林姐姐!孩子們見他們來,立刻圍過來,舉著手裡的彩紙,幫我們畫個茶館的燈籠吧!

林墨棠笑著接過彩筆,沈雁聲也蹲下身,幫孩子們固定竹篾。陽光灑在院子裡,混著孩子們的笑聲,還有遠處碼頭傳來的號子聲,暖得人心頭髮脹。

傍晚時分,雷震川帶著孩子們去江邊試放風箏,林墨棠舉著相機跟在後麵,沈雁聲則留在商行整理賬本。剛把賬目理完,就見杜老七拎著個竹籃走進來,籃子裡是剛蒸好的紅糖發糕,還冒著熱氣:歇會兒,吃塊糕墊墊。

他把籃子放在案幾上,拿起沈雁聲寫的煙火長明,眯著眼端詳:這字越寫越有勁兒了,像你爹當年修的橋墩,看著樸實,實則紮實得很。

提起父親,沈雁聲心裡一暖,拿起一塊發糕咬了一口,甜絲絲的米香混著紅糖的醇厚,在嘴裡化開。七爺,您說我爹要是看見現在的碼頭,會不會覺得踏實

肯定會!杜老七坐在旁邊的長凳上,給自己倒了杯涼茶,你爹當年修橋,就是盼著大夥能平平安安過日子。現在碼頭太平,孩子們有書讀,商行生意紅火,這都是他想看到的光景。

兩人正說著,院門外傳來熟悉的腳步聲,林墨棠舉著相機跑進來,臉上帶著汗,眼裡卻閃著光:你們看!雷隊長帶著孩子們把風箏放得多高!她翻出相機裡的照片,湛藍的天空下,畫著**子的風箏飛得最高,孩子們追著風箏跑,雷震川站在一旁,叉著腰笑得開懷。

沈雁聲看著照片,突然覺得,這就是他這些年一直在找的公道——不隻是為爹沉冤得雪,更是看著身邊的人都能安穩生活,看著碼頭的煙火氣一天比一天旺。

4

尋常煙火

入夏的霧城總愛下雷陣雨,來得急去得也快。這天午後,一陣暴雨剛過,空氣裡混著泥土的腥氣和江水的清冽,還飄著隔壁抄手鋪新炒的藤椒香。沈雁聲正給商行的貨架補貨,林墨棠抱著相機跑進來,褲腳沾了些泥點,頭髮梢還滴著水,臉上卻笑盈盈的:快來看!江邊出彩虹了!

兩人跑到商行門口,隻見一道七彩的虹掛在江麵上方,一頭連著朝天門碼頭的石階,一頭像是紮進了嘉陵江裡,水汽氤氳中,美得像幅畫。挑夫們停下手裡的活,仰頭指著彩虹說笑,幾個孩子舉著荷葉當傘,在江邊追著水花跑,笑聲順著江風飄得老遠。

林墨棠舉著相機不停按快門,沈雁聲站在她身邊,看著眼前的景象,突然想起第一次在魚嘴碼頭見到她時,她也是這樣舉著相機,眼裡閃著對生活的熱忱。那時的霧城還藏著暗潮,如今卻滿是這樣明媚的瞬間。

沈先生,林姐姐!身後傳來喊聲,王老三領著那個年輕人走過來,手裡拎著個布包,俺們從老家帶了些乾辣椒和花椒,給商行添點味!這花椒是俺爹自己種的,麻得香,不燒胃!

年輕人也跟著點頭,臉上帶著靦腆的笑:多虧沈先生當初肯幫俺,俺孃的病好了,現在俺也能掙著錢了,還跟著三哥學了手藝,以後想在碼頭開個小雜貨鋪。

沈雁聲接過布包,辣椒和花椒的香氣撲麵而來,是霧城人最熟悉的煙火味。好啊,以後缺啥貨,儘管來商行拿,咱們都是街坊,互相幫襯著來。他笑著把布包遞給林墨棠,晚上咱們在商行煮火鍋,喊上七爺和雷隊長,就用這新鮮花椒做鍋底。

傍晚時分,雷震川帶著剛買的毛肚、黃喉和鴨腸趕來,杜老七也拎著一罈自釀的米酒,商行後院很快支起了火鍋桌。炭火燒得旺旺的,紅油鍋底咕嘟咕嘟冒泡,撒上一把新鮮花椒,香氣瞬間飄滿院子。四人圍坐在一起,涮著毛肚,喝著米酒,聊著碼頭的新鮮事——誰家添了娃,誰家的鋪子進了新貨,誰家的孩子考上了城裡的學堂,話題瑣碎,卻滿是過日子的熱乎氣。

對了,下個月省裡要辦‘民生博覽會’,邀請咱們商行去參展呢!林墨棠突然想起這事,眼裡亮晶晶的,咱們可以把碼頭的老物件、我拍的照片都帶去,讓更多人看看霧城的日子有多踏實!

雷震川一拍大腿:好主意!我去整理碼頭的老纖繩、老船槳,這些物件上的每道痕跡,都是碼頭的故事!

杜老七也跟著湊趣:那我把茶館的老銅壺帶去,再煮上一壺老鷹茶,讓外頭人嚐嚐咱們霧城的味道,苦後回甘,越品越有滋味!

沈雁聲看著三人熱熱鬨鬨的樣子,笑著點頭:我來寫幾塊木牌,把碼頭的故事刻上去,讓大家知道,咱們霧城的煙火,藏著多少人好好過日子的勁兒。

博覽會那天,霧城的展台前擠滿了人。老纖繩上深淺不一的磨損痕跡,老船槳上被歲月磨亮的木紋,林墨棠照片裡碼頭的晨昏與笑臉,杜老七銅壺裡飄出的老鷹茶香,還有沈雁聲木牌上那句江水流過歲月,煙火暖了人心,都讓參觀者駐足。有人問起魚嘴碼頭的舊事,沈雁聲隻是笑著說:過去的苦都過去了,現在的甜,才更值得記著。

從省裡回來後,商行的生意更旺了,不少人特意來看看有故事的碼頭商行。沈雁聲依舊在閒時練字,隻是字帖換成了自己寫的句子,掛在商行的牆上;林墨棠開始教碼頭的姑娘們學攝影,說要讓更多人記錄下身邊的煙火;雷震川把碼頭學堂擴成了霧城學堂,不光教孩子,也給想認字的碼頭工人開課;杜老七則在茶館裡加了個故事角,每天午後,他都會給茶客們講碼頭的老故事,從修橋的工匠講到如今的新生活。

深秋的一個清晨,沈雁聲早起去江邊散步,看到雷震川正帶著孩子們在江邊晨讀,聲音朗朗;不遠處,林墨棠和幾個姑娘舉著相機,在拍江上的漁船;茶館方向飄來柏樹枝和茶葉的香氣,杜老七的笑聲隱約傳來。江麵上,漁船劃過,留下一道長長的水痕,陽光灑在江麵,金燦燦的。

他站在江邊,深深吸了口氣,空氣裡有江水的清冽,有辣椒的辛香,還有日子裡的甜。那些藏在暗棋裡的過往,早已化作了眼前尋常的煙火,冇有驚心動魄,卻比任何傳奇都更動人。

5

暖冬歸處

臘月裡的霧城,雪下得勤,卻不似北方那般凜冽,落在肩頭是軟乎乎的,混著江風裡的辣椒香,反倒添了幾分暖。霧江商行門口的紅燈籠裹了層薄雪,看著像綴了糖霜的果子,沈雁聲一早起來掃雪,竹掃帚劃過青石板,發出沙沙的響。

沈先生,早啊!隔壁抄手鋪的張嬸端著個陶碗走過來,碗裡是剛熬好的蘿蔔排骨湯,冒著熱氣,給你端碗湯,暖暖心!你看你,掃個雪都冒汗,快歇歇!

沈雁聲放下掃帚,接過湯碗,暖意順著指尖傳到心裡:謝張嬸,又讓你費心了。他舀了一勺湯,蘿蔔燉得軟爛,排骨鮮得入味,是小時候家裡常喝的味道。

正喝著,林墨棠裹著棉襖跑過來,手裡拎著個布包:沈先生,快看看我給孩子們買的年畫!布包裡是一張張印著胖娃娃、門神的年畫,顏色鮮亮。明天學堂放假,咱們給孩子們發年畫,再教他們寫春聯,熱鬨熱鬨!

沈雁聲笑著點頭,剛要說話,就見雷震川騎著馬過來,馬背上馱著個大包袱:看看我帶啥回來了!他翻身下馬,打開包袱,裡麵是各色的糖果、花生,還有幾匹花布,給碼頭的街坊們分一份,年根底下,就得有年味兒!

三人正忙著分裝年貨,杜老七也來了,手裡拎著個大竹籃,裡麵是剛蒸好的糯米糕,上麵撒著芝麻和白糖:快來嚐嚐!我特意多加了紅糖,甜甜蜜蜜過年!

街坊們見商行裡熱鬨,都湊了過來,孩子們圍著糖果打轉,大人們幫忙分裝年貨,說說笑笑的,把冬日的冷清都驅散了。王老三扛著個梯子,笑著說:沈先生,我來幫你們貼年畫!保證貼得端端正正!

貼完年畫,寫春聯的桌子也支了起來。沈雁聲握著毛筆,在紅紙上寫下平安如意歲歲安康,孩子們圍在旁邊,拿著小毛筆跟著畫,雖然寫得歪歪扭扭,卻一臉認真。林墨棠舉著相機,拍下這熱鬨的場景,快門聲混著笑聲,成了霧城冬日裡最動聽的調子。

除夕那天,商行裡擺起了長桌宴,街坊們都帶著拿手菜來——張嬸的紅燒肉、杜老七的麻辣牛肉、雷震川炒的花生,還有林墨棠做的甜皮鴨,滿滿一桌子,香氣撲鼻。

沈雁聲看著滿桌的人,心裡滿是踏實。他舉起酒杯,對著眾人說:謝謝大夥這一年的幫襯,祝咱們新的一年,都平平安安,順順利利!

乾杯!眾人舉杯,酒杯碰撞的脆響,混著窗外的鞭炮聲,在屋裡久久迴盪。

夜裡,沈雁聲獨自站在江邊,看著遠處的燈火。江麵上,漁船掛著燈籠,像一顆顆星星落在水裡。他從懷裡掏出爹的照片,輕聲說:爹,今年過年很熱鬨,街坊們都很好,您放心,我把日子過好了。

江風拂過,像是爹的迴應。他把照片貼身收好,轉身往回走。商行的燈還亮著,林墨棠、雷震川和杜老七正圍著爐子烤火,見他回來,笑著招呼:沈先生,快過來烤烤火,咱們煮點湯圓吃!

沈雁聲走過去,坐在爐子旁,暖意包裹著他。湯圓在鍋裡翻滾,一個個白白胖胖的,像極了這安穩的日子。

6

尾聲

又一個臘月,霧城的雪依舊下得溫柔。雲廬茶館的竹篾燈籠換了新,柏樹枝在燈裡燒得劈啪響,抄手鋪的辣椒香混著茶香,在街頭巷尾漫著。

沈雁聲、林墨棠、雷震川和杜老七照舊圍在老位置吃火鍋,紅油鍋底咕嘟冒泡,毛肚七上八下燙得正好。窗外,當年跟著學紮風箏的孩子,如今已經能帶著更小的娃在江邊放風箏,風箏上的**子,還是雷震川教的樣式,在雪霧裡搖搖晃晃,憨態依舊。

還記得魚嘴那夜,凍得手都快僵了,哪想得到現在,每年冬天都能這樣舒舒服服吃火鍋。雷震川夾著黃喉,辣得直咧嘴,眼裡卻滿是笑意。

林墨棠翻著相機裡的相冊,從魚嘴夜燈到民生博覽會,從商行開業到孩子們的春聯,照片攢了厚厚一遝。明年開春,咱們去上遊拍油菜花吧,聽說灘塗邊的花,能把江水都映紅。

杜老七拎著銅壺添茶,茶湯衝進蓋碗,白霧漫過桌麵:要得!到時候我煮臘肉、蒸糯米糕,咱們帶著去江邊野餐,讓年輕人也嚐嚐老霧城的味道。

沈雁聲看著眼前的人,聽著熟悉的重慶話,鼻尖縈繞著辣椒與茶香。他舉起茶杯,對著嘉陵江的方向,輕聲說了句:爹,日子真的好起來了。

江風從窗外吹進來,帶著雪的清冽,也帶著煙火的暖。茶館的燈籠、商行的紅燈籠,在雪夜裡亮著,像兩簇跳動的心火,守著霧城的歲歲年年。

這盤霧城暗棋,終究冇留下驚心動魄的傳奇,隻把當年的苦,熬成瞭如今的甜——人間最好的結局,從來都藏在一茶一飯的煙火裡,藏在街坊鄰裡的熱乎氣裡,藏在歲歲安穩的尋常日子裡。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