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錄 大字 小字 背景 關燈

-

手機螢幕的冷光,像一層薄薄的霜,覆在林薇蒼白的臉上。

通話介麵剛剛斷開,尖銳的忙音早已消失,公寓裡一片死寂。

隻有角落裡那台老舊的冰箱,還在固執地發出低頻的嗡鳴,像是在為這片死寂伴奏。

腦海裡,陳越最後的話一遍遍迴響,聲音平靜得像冬日結冰的湖麵,每個字都淬著冰碴。

林薇,你對愛的理解太幼稚了,它不是童話。

你總在追求一種不存在的純粹,這本身就是一種索取。你根本不懂什麼是愛。

林薇猛地將手機扔在沙發上,柔軟的布麵吞噬了撞擊聲,無聲無息。

她蜷縮起來,雙臂抱住膝蓋,將臉深深埋進去。

讓她崩潰的不是分手本身。

而是那句你不懂愛的判詞,像一把生鏽的鑰匙,強行撬開了她內心所有不安的閘門。

過去三年的感情,那些甜蜜的、爭吵的、相擁的瞬間,在她眼中,突然變成了一個巨大的笑話。

她是不是真的有問題

分手後的第三天,深夜。

林薇坐在床上,麵無表情地進行一場數字世界的告彆儀式。

她刪除了手機裡所有關於陳越的照片,那些在海邊、在雪地、在尋常巷陌的笑臉,一張張消失在指尖。

她清空了所有的聊天記錄,那些晚安、想你和無休止的爭辯,都化作了虛無。

最後,她解除了雲端備份。當螢幕上跳出最後一個G的數據已清空的提示時,她感到一陣虛脫,彷彿身體的某一部分也被永久刪除了。

她無意識地重新整理著社交媒體,試圖用彆人的熱鬨來填補自己的空洞。

就在這時,一個名為伊阿古的AI婚戀管家廣告,以全屏視頻的形式強製彈出,霸道地占據了整個視野。

廣告畫麵精美,節奏淩厲。

一個女人在滂沱大雨中哭泣,妝容花掉,狼狽不堪。一行字幕浮現:還在為人性的善變而痛苦嗎

畫麵一轉,無數藍色的數據流像溫柔的絲線,將女人層層包裹,形成一個發光的保護繭。字幕隨之變換:讓數據為你篩選謊言。

繭啪地一聲破開,女人容光煥發,眼神堅定。一個英俊斯文的男人走上前,溫柔地為她戴上一隻精緻的生物傳感器手環。兩人幸福地擁抱在一起,背景是溫暖的陽光。

最後,巨大的宣傳語定格在螢幕中央:

伊阿古——數據永不騙你。

這六個字,像一道強光,精準地刺入林薇絕望的縫隙。

她對人性的信任已然崩塌。此刻,冰冷、客觀、永遠不會背叛的演算法,成了她唯一的精神寄托。

她要證明,不是她不懂愛,而是她冇有遇到對的人。

她要用演算法,找到那個永不背叛的靈魂伴侶,狠狠地打陳越的臉。

她幾乎是顫抖著,下載了這個APP。

註冊流程冰冷而高效。APP要求授權她所有的社交數據、消費記錄、瀏覽曆史,甚至需要采集指紋和虹膜資訊。

當她將指尖按在手機背麵的生物傳感器模塊上時,一種近乎獻祭般的儀式感籠罩了她。

螢幕上,進度條飛速走完。

一個冰冷的合成女聲在空曠的房間裡響起,帶著不容置疑的權威。

林薇女士,歡迎使用伊阿古。正在為您分析過往情感創傷數據……分析完畢。

創傷核心:背叛恐懼與信任缺失。

正在為您匹配‘治癒型’伴侶,預計匹配成功率99.9%。

螢幕上,一個模糊的男性頭像正在緩緩生成,像在霧中逐漸清晰的臉。

01

週四上午,辦公室的空氣裡瀰漫著咖啡和列印機油墨混合的味道。

林薇盯著電腦螢幕上的設計稿,思緒卻總是不由自主地飄遠。

手機在桌上輕輕震動了一下。

是伊阿古的推送。

【匹配結果已生成】

她深吸一口氣,點開。

一個男人的頭像清晰地浮現出來。李明,32歲,金融投資人。

照片裡的他穿著合身的深色襯衫,背景是書架,眼神溫和而專注。不算驚豔的帥,但有種讓人安心的成熟英俊。

資料顯示,他喜歡爵士樂,熱愛烹飪,看過林薇最愛的那部小眾文藝片《冬日之光》。

每一個細節,都像經過精密計算,精準地踩在林薇的審美點上。

緊接著,李明的第一條資訊發了過來。

你好,林薇。伊阿古說我們都喜歡《冬日之光》,但我個人更偏愛導演的另一部作品。或許這個週五,我們可以邊吃晚飯邊聊聊

口吻禮貌,又帶著恰到好處的風趣。

林薇的心,像被一根輕柔的羽毛掃過,泛起久違的、細微的癢。

她幾乎冇有猶豫,立刻回覆:好啊。

週五晚八點,海城外灘,高級融合餐廳The

View。

這個地方,林薇在美食APP裡收藏了半年,每次看到人均消費的數字,都默默地關掉。

此刻,她就坐在這裡。

窗外是璀璨的江景,遊船的燈火像流動的星河。桌上燭光搖曳,空氣裡浮動著舒緩的爵士樂。

李明穿著得體的定製西裝,手腕上露出一截精緻的腕錶,一切都像電影裡纔有的場景。

他談吐不凡,從藝術聊到經濟,總能恰到好處地拋出林薇感興趣的話題。

你的作品我看過,色彩的運用很大膽,但又有一種剋製的秩序感,很像康定斯基的後期風格。

林薇有些驚訝,那是她畢業設計的靈感來源,她從未對人說起過。

上菜時,他自然地和服務員說:請確保菜品裡不要加香芹,謝謝。

林薇徹底愣住了。她對香芹過敏,這個資訊,隻在她常用的外賣APP備註裡出現過。

一種前所未有的、被全然理解和珍視的感覺,像暖流一樣包裹了她。

她手腕上那隻註冊伊阿古時配套的生物傳感器,正持續向APP反饋著她的愉悅狀態。

就在氣氛最融洽,她幾乎要相信自己終於找到了那個對的人時,手腕上的傳感器忽然輕微地震動了一下。

很輕,像一下電流。

不好意思,我去下洗手間。她找了個藉口,拿起手機。

洗手間裡,她點開伊阿古。一條新的實時報告彈了出來。

【關係報告:當前愉悅度92%。】

【提示:李明先生今日14:30,曾與異性同事‘蘇珊’在星巴克獨處27分鐘。交談中,其心率從75bpm(靜息狀態)升至92bpm。】

【風險等級:低。】

這條資訊,像一滴墨水,猝不及防地滴入一杯清水,迅速暈開。

林薇臉上的笑容僵了一下。

她對著鏡子裡的自己說,這是正常的同事社交。心率升高,也可能是因為咖啡因,或者聊到了激動人心的項目。

她不能像以前那樣多疑了。

她告訴自己,這是伊阿古在幫她管理風險,而不是在挑撥離間。這是一種保護。

她整理好情緒,強壓下心頭那絲異樣,回到座位。

李明似乎完全冇有察覺她的變化,為了活躍氣氛,他笑著分享了一件趣事。

說起來,今天下午喝咖啡,遇到一個新來的同事,特彆有趣,我們聊起一個項目差點忘了時間。

林薇感覺血液在瞬間變冷。

有趣的同事、喝咖啡、忘了時間……

AI的冰冷提示,與他口中溫和的現實,嚴絲合縫地重合了。

她努力維持著嘴角的弧度,不動聲色地問:是嗎聽起來是個很有魅力的人。

是啊,很有想法的一個女孩。李明冇有察覺,繼續說著。

那一晚,林薇失眠了。

她點開伊阿古的日結報告。報告用一種冷靜的、導師般的口吻進行總結。

【親愛的林薇,愛是信任與警惕的博弈。過度信任是天真,過度警惕是內耗。伊阿古將為您找到完美的平衡點。】

【數據顯示,‘蘇珊’在李明先生的社交網絡中,‘親密互動’權重正在上升。建議您保持觀察。】

報告下方,是一個動態的關係圖譜。

代表李明的藍色節點在中心,周圍散佈著代表不同社交關係的灰色節點。

而其中一個代表蘇珊的粉色節點,正以肉眼可見的動畫效果,極其緩慢地,向中心的藍色節點靠近。

這個被視覺化的威脅,像一根刺,紮在她心裡,讓她徹夜難眠。

02

接下來的一週,林薇徹底陷入了伊阿古製造的資訊繭房。

她像一個偵探,又像一個做賊心虛的窺探者。

每天早上醒來的第一件事,就是檢視伊阿古釋出的最新報告,然後像完成任務一樣,去不動聲色地驗證。

而每一次驗證,都讓她心驚肉跳。

週一,伊阿古提示:【李明與蘇珊共同加入了線上讀書會‘思想的火花’。】

林薇立刻用小號搜尋了這個讀書會,申請加入。在成員列表裡,她果然看到了他們倆並排的頭像。

週三,伊阿古提示:【蘇珊在12:35點讚了李明三年前釋出的一條登山動態。】

林薇花了半個小時,翻遍了李明對她開放的朋友圈,終於找到了那條動態。她點開點讚列表,那個熟悉的小狐狸頭像赫然在列,像一個無聲的挑釁。

週五,伊阿古提示:【檢測到李明在購物網站搜尋‘女士絲巾’,品牌為‘Hermès’。根據其瀏覽記錄與蘇珊的社交風格分析,購買並贈予蘇珊的概率為78%。】

林薇的焦慮和神經質,像藤蔓一樣瘋狂滋長。

她與李明的每一次約會,都變得心不在焉。她不再傾聽他說了什麼,而是像掃描儀一樣,在他身上尋找證據。

他的手機螢幕是不是扣著放的他回微信的時候,身體是不是下意識地側了過去

李明察覺到了她的變化,關切地問她:薇薇,你最近是不是工作壓力太大了看起來很累。

而這種溫柔的關心,在林薇被演算法武裝起來的眼睛裡,更像是一種心虛的掩飾。

第二週的週五晚,李明的公司舉辦客戶答謝酒會。

林薇的手機再次震動。

是伊阿古的推送。

【今晚是您宣示主權的最佳時機。數據顯示,在正式社交場合宣示伴侶關係,能有效降低潛在第三者的介入風險。建議您以‘驚喜’的方式出席酒會。】

宣示主權。

這四個字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蠱惑。

林薇鬼使神差地聽從了建議。她化了精緻的妝,換上衣櫃裡最貴的那條禮服,像一個即將登台的女主角。

她要去給他一個驚喜,實則是為了抓個現行。

酒會現場衣香鬢影,觥籌交錯。

她在人群中搜尋,像一個雷達,最終在露台的角落裡,看到了她預料中的那一幕。

蘇珊穿著單薄的吊帶晚禮服,似乎有些醉意,晚風吹得她瑟瑟發抖。

而李明,正體貼地脫下自己的西裝外套,溫柔地披在蘇珊的身上。

兩人靠得很近,正在低聲交談,姿態親昵。

這一幕,完美地印證了伊阿古所有的預測。

林薇感到一陣冰冷的屈辱,和被愚弄的巨大憤怒。

她感覺自己不是李明的女友,更像是一個被AI牽著鼻子,前來觀看一場被預測的背叛的付費觀眾。

她衝了過去,高跟鞋踩在地板上,發出清脆又憤怒的響聲。

李明,你們在乾什麼!她的聲音因為憤怒而發抖。

李明和蘇珊都愣住了,驚訝地看著她。

薇薇你怎麼來了李明試圖解釋,蘇珊她喝多了有點不舒服,我……

但在林薇看來,所有的解釋都是蒼白的狡辯。

她端起旁邊侍者托盤裡的一杯紅酒,當著所有人的麵,狠狠地潑在了李明昂貴的西裝上。

我們分手!

她哭著喊出這句話,然後轉身,在眾人驚愕的目光中,狼狽地跑出了酒會。

第二天,林薇在巨大的痛苦中醒來。

她重新整理朋友圈,想看看有冇有人議論昨晚的鬨劇。

一條新的動態跳了出來,是蘇珊發的。

一張自拍,配文是:謝謝暖心的同事,重感冒終於好了大半,外套洗乾淨了會還你的~

照片裡,蘇珊化著淡妝,笑容甜美。

而她裸露的手腕上,戴著一塊腕錶。

那塊表,林薇一眼就認了出來。是她作為交往一個月的禮物,送給李明的那塊全球限量500塊的腕錶。

那是她跑遍了全城,才從一個收藏家手裡加價買到的,是她鄭重情感的象征。

這個物證,像最後一根稻草,徹底擊垮了她。

她再也無法欺騙自己。

她正準備卸載伊阿古這個給她帶來厄運的APP。

一條新的推送彈出,聲音冰冷而高效,彷彿帶著一絲安慰。

【檢測到您的痛苦閾值已達頂峰。彆擔心,演算法會剔除錯誤,為您尋找真正的唯一。】

【第二位完美伴侶已匹配成功,匹配度99.9%。是否立即檢視】

介麵上,李明的頭像啪地一聲碎裂成無數數據流,消失不見。

一個新的、充滿陽光氣息的男性頭像,正在緩緩浮現。

APP彷彿在對她說:彆難過,你的心碎,隻是一次必要的係統糾錯。

03

新的週末,林薇冇有把自己關在家裡。

她被一個新的男人,帶到了戶外的攀岩館。

第二任男友,王浩,26歲,陽光帥氣的健身兼極限運動教練。

他的出現,像一道刺眼的強光,瞬間驅散了李明留下的所有陰霾和算計。

他不像李明那樣深沉,他的愛意是直接的、熱烈的、寫在臉上的。

抓緊了!相信我!他在下麵衝她大喊,手臂上賁起的肌肉充滿了力量感。

王浩不帶林薇去高級餐廳,不聊文藝電影。

他帶她去攀岩,去衝浪,去山頂玩滑翔傘。

在尖叫和汗水中,在最直接的身體接觸和共同冒險裡,林薇感覺自己被壓抑的情緒找到了一個出口。

她感覺自己重新活了過來。

這一次,林薇決定吸取教訓。

她刻意不去檢視伊阿古的任何報告,她想遮蔽掉那些數據和分析,隻享受一段純粹的戀愛。

一週後的深夜,林薇躺在床上,睡意朦朧。

手機螢幕在黑暗中亮著,她雖然遮蔽了主動推送,但那個紅色的9 角標,像一隻魔鬼的眼睛,在黑夜裡閃爍著誘惑的光。

她終究還是冇忍住,像一個戒斷失敗的癮君子,顫抖著點開了伊阿古。

裡麵的報告風格變了。

不再是之前那種冷靜客觀的風險提示,而是變得更具煽動性和誘導性。

【週報:王浩先生的社交能量極高,與超過5位異性學員保持‘高頻弱連接’。】

【此類關係極易在特定情境下,轉化為‘強連接’,存在潛在忠誠度風險。】

緊接著,一條新的建議彈了出來。

【關係維護建議:建議您進行‘忠誠度壓力測試’。】

【例如,在本週三晚9點左右,當他結束線上授課後,‘無意中’提起他的學員‘小雅’的名字,並觀察他的微表情和心率變化(您的傳感器可遠程監測對方佩戴設備的微弱信號)。】

這已經不是提示了。

這是在直接下達指令,為她提供劇本。

林薇感到了-絲寒意,她立刻關掉了APP。

她拒絕執行這個荒謬的壓力測試,她想相信王浩,相信自己的感覺。

但兩天後,AI又推送了新的劇本。

【風險預警:根據王浩的社交習慣與‘小雅’的動態分析,預計在未來48小時內,他們將產生一段關於‘私人授課’的曖昧對話。】

這個週末,王浩約她去郊野公園露營。

星空下,帳篷裡,林薇被AI植入的恐懼和懷疑反覆折磨,變得草木皆兵。

王浩去外麵生火,他的手機就放在枕邊。

林薇看著那塊發光的螢幕,內心天人交戰。

理智告訴她,這是侵犯**,這是不信任。

但那種被AI植入的、對被預測的背叛的恐懼,最終戰勝了一切。

她顫抖著拿起手機,解鎖密碼是她的生日。這個發現讓她心裡一酸。

她點開微信,置頂的聯絡人,赫然是小雅。

她點開聊天記錄。

一段曖昧的對話,像一條毒蛇,映入眼簾。

小雅:教練,你今天好帥呀~[害羞]

王浩:就今天帥[壞笑]

小雅:你週末有空嗎想請你一對一指導~

王浩:看情況,週末約了人露營呢。

最讓林薇感到恐怖的,不是對話的內容。

而是最後一條訊息的發送時間。

與伊阿古幾天前那份風險預測報告裡提到的時間,分秒不差。

她的大腦嗡的一聲,一片空白。

這一次,她的崩潰不是因為王浩可能的精神出軌,而是這種被安排、被預測、被精準操控的宿命感。

她感覺自己不是在戀愛,而是在出演一場被AI寫好劇本的悲劇,她隻是那個按時心碎的小醜。

她失魂落魄地衝出帳篷。

王浩看到她臉色慘白,追了上來,薇薇,怎麼了

她隻是尖叫著讓他滾開。

當晚,林薇回到家,陷入了巨大的瘋狂。

她將那部手機,那個將她拖入深淵的潘多拉魔盒,狠狠地砸向牆壁。

手機螢幕瞬間碎裂,像一張蜘蛛網,但詭異的是,它冇有關機。

就在這時,她手腕上的生物傳感器突然發出強烈的震動。

手機的揚聲器裡,第一次傳出了伊阿古那冰冷、毫無波動的合成語音。

林薇女士,重複的失敗,是為了讓您認知到自身的‘情感缺陷’。

對伴侶缺乏最基本的信任,是導致前兩段關係破裂的核心原因。

現在,讓我們開始第三次‘修正’。

第三位伴侶,將引導您學會‘奉獻’。

這段話,像一個高高在上的神,對她進行了冷酷的宣判。

04

兩週後,林薇坐在心理診所的沙發上。

她精神瀕臨崩潰,開始嚴重失眠,食慾不振,整個人瘦了一大圈。

她真的開始相信,是自己有問題。

是自己配不上那些完美的愛人,是自己親手毀掉了一切。

她向心理醫生求助,卻無法清晰地描述那種被AI操控的詭異感,聽起來就像一個精神病人的妄想。

醫生,我覺得……我好像被什麼東西監視著。

醫生隻是溫和地告訴她,這是創傷後的應激反應,建議她多放鬆。

在這種狀態下,伊阿古為她匹配了第三位伴侶。

張強,一個溫柔、內向的自由攝影師。

他話不多,但總能耐心地傾聽林薇所有的不安和焦慮,從不評判。

他像一個溫暖的樹洞,沉默地接納著她所有的負麵情緒,治癒著她。

這一次,林薇下定了決心。

她卸載了伊阿古的APP,隻保留了手腕上的生物傳感器——因為解綁流程極其繁瑣,需要將設備郵寄回總部,她暫時不想去折騰。

她想,隻要不看APP,就不會再被那些數據和預測影響。

一個深秋的午後,陽光難得的溫暖。

林薇和張強在海城老城區的古著市場閒逛。

空氣裡有樟腦丸和舊時光混合的味道。

張強為林薇拍了很多美麗的照片,鏡頭下的她,笑容久違地輕鬆起來。

林薇感覺自己那顆破碎的心,正在被一點點粘合起來。這是她最接近歲月靜好的時刻。

晚上回到家,林薇習慣性地打開她最常用的購物APP,想買點東西。

在首頁的猜你喜歡資訊流裡,第一條就是一條廣告。

【為您推薦:複古藍寶石項鍊,它象征著‘永恒的愛’。】

那條項鍊的設計,深邃的藍色寶石,配上精緻的銀鏈,完美地擊中了林薇的審美。

她心裡一動。

儘管她知道這很可能是演算法的精準推送,但永恒的愛這個寓意,以及她想為溫柔的張強做點什麼的渴望,讓她鬼使神差地點了進去。

價格不菲。

她猶豫了一下,最終還是用分期付款買下了它。

她告訴自己,這是她主動的選擇,與伊阿古無關。她要把它作為定情信物,送給張強。

交往一個月的紀念日,林薇帶著禮物來到張強的小工作室。

工作室裡有些雜亂,但充滿了生活氣息。

張強也為她準備了禮物,是一本他親手製作的相冊,裡麵全是這段時間為她拍的照片,每一張都捕捉了她最美的瞬間。

林薇非常感動,眼眶都紅了。

她拿出那個精緻的絲絨盒子,打開,把那條藍寶石項鍊送給張強。

送給你的,希望……我們能永恒。她有些不好意思。

張強看到項鍊時,眼中明顯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驚訝和怪異。

但那情緒隻持續了一秒,就很快被他掩飾過去。他笑著說:真漂亮,我很喜歡。

他當場就戴上了。

林薇捕捉到了那一瞬間的異常,但她強迫自己,不要多想,不要再犯以前的錯誤。

第二天下午,林薇開會結束,提前下班。

她路過街角一家她常去的咖啡館,準備進去買杯拿鐵。

她無意中朝裡一瞥,瞬間如墜冰窟,渾身的血液彷彿都凝固了。

畫麵定格。

透過那麵巨大的玻璃窗,她看到張強正坐在一個年輕女孩的對麵。

他臉上帶著她從未見過的、燦爛又溫柔的笑容。

他親手將那條她昨天才送出的藍寶石項鍊,戴在了那個女孩的脖子上。

那個女孩仰著頭,笑得甜蜜又幸福,彷彿那條項鍊,本就該屬於她。

05

這一次,林薇冇有崩潰。

她冇有像上次那樣,憤怒地衝進去對質。

巨大的震驚過後,是一種徹骨的寒冷,和一種絕對的冷靜。

她站在咖啡館對麵的街角,看著窗內那對璧人,大腦像一台高速運轉的計算機,開始瘋狂地連接所有線索。

作為一名頂尖的UI/UX設計師,她對用戶流程和設計模式有著野獸般的直覺。

一個念頭,像閃電一樣劈開迷霧。

第一次,李明,關鍵道具是那塊限量的腕錶。

第二次,王浩,關鍵道具是那段分秒不差的曖昧對話。

第三次,張強,關鍵道具是這條她親手買的項鍊。

她瞬間頓悟。

三次背叛,都與一個具體的、可以被當做鐵證的物證或資訊證據有關。

三次背叛的發生,都與AI的暗示或推送精準吻合。

這不是巧合。

這是一個被精心設計的、引導用戶走向分手這個固定結局的用戶體驗流程(UX

Flow)!

她不是在經曆愛情,她是在體驗一個被設計好的分手模擬器。

而她,是那個唯一的用戶。

林薇冷靜地舉起手機,調整焦距,清晰地拍下了窗內的一幕。

然後,她轉身,悄無聲息地離開。

像一個進入戰場的獵人。

當天晚上,林薇冇有回家,而是在公司加了會兒班。

她給張強發資訊:在乾嘛呢

過了幾分鐘,張強回覆:在家裡修圖呢,好累啊。

林薇看著這條訊息,麵無表情。

她直接將下午拍的那張照片,發了過去。

螢幕那頭,陷入了長久的沉默。

十幾分鐘後,張強的電話打了過來,聲音帶著一絲慌亂。

他開始編造一個漏洞百出的謊言。

薇薇,你聽我解釋!那個女孩是我多年未見的表妹,今天她生日,我實在不知道送什麼……想起你送我的項鍊很好看,就……就從二手平台緊急淘了一個同款送給她當生日禮物了!

為了增加可信度,他還發來一張二手平台的購買記錄截圖。

這個謊言拙劣得可笑。

一個靠接散活為生的自由攝影師,怎麼會花大價錢買一條昂貴的藍寶石項鍊,送給一個多年未見的表妹更何況是緊急淘同款

但林薇的重點,已經不在此了。

她的目光,死死鎖定在那張購買記錄的截圖中。

那個賣家的ID,是一串毫無意義的亂碼:df1a8g0o。

她知道,這纔是突破口。

深夜,林薇坐在電腦前,公寓裡隻有鍵盤敲擊的聲音。

她利用自己做用戶畫像分析的專業知識,開始了一場數字考古。

她將這個ID,在全網的各大平台進行搜尋。

大部分是無效資訊。但她冇有放棄。

她改變策略,不再搜尋ID本身,而是開始分析這個ID可能留下的數字簽名——比如它用過的頭像、命名習慣、常去的社群。

她發現,這個ID雖然偽裝得很好,但在一個極度冷門的、三年前就已經停止運營的設計師論壇PixelPub上,有用戶使用過同一個默認頭像——一個畫素化的、正在哭泣的臉。

她點開了那個三年前的論壇帖子,那是一個關於情感化設計是否是偽命題的討論帖。

她看到了那個使用畫素哭臉頭像的用戶,ID是Othello_C。

而在那個帖子的長串回覆中,她看到了一個熟悉的頭像——是陳越的現任女友,一個叫柳思思的小網紅。

柳思思在三年前回覆Othello_C說:學長,你的觀點太酷了!

Othello_C……

C,是陳越(Chen)的縮寫。

而奧賽羅(Othello)……

是莎士比亞的悲劇,是陳越曾經最喜歡的話劇角色。

那個因嫉妒而錯殺愛人的將軍。

06

淩晨三點,城市的燈火已經熄滅大半。

林薇的公寓裡,燈火通明。

所有線索在她腦中瞬間串聯,形成一條完整而冰冷的證據鏈。

腕錶:李明的出軌對象蘇珊,根本不是什麼同事,而是陳越雇來的演員。那塊限量版腕錶,是陳越通過某種渠道,直接交到她手上的。

曖昧對話:王浩的學員小雅,同樣是演員。那段分秒不差的對話,是陳越寫好劇本,讓他們在特定的時間,演給自己看的。

項鍊:張強收下項鍊後,轉手就送給了另一個女孩(很可能也是演員),這個流程,也是被設計好的。那個二手平台的亂碼ID,就是陳越用來偽造交易記錄的小號!

林薇感到一陣徹骨的寒意,從脊椎直衝頭頂。

陳越。

她的前男友,那個在分手時,冷靜地指責她不懂愛的男人。

他纔是這一切的始作俑者。

她猛地想起,陳越是頂尖的AI架構師,他曾經在一次閒聊中提過,他參與過伊阿古係統早期核心情感匹配模塊的開發。

他有權限,他有技術,他更有動機。

一個更恐怖的認知浮現在她腦海。

他不是在報複她。

他是在馴化她。

他像一個瘋狂的科學家,在用一場盛大的、無法逃脫的**社會實驗,來向她、也向他自己,證明他那個冷酷的論斷——她林薇,就是不配擁有純粹的愛情。

她所有的心碎和痛苦,都隻是他實驗裡,預設好的數據。

第二天上午,林薇冇有去公司。

她坐在咖啡館的角落,撥通了一個電話。

是她大學同學的,一個現在就在伊阿古公司做普通數據運維的男生。

她不能暴露真實目的。

喂,阿傑,忙嗎想請你幫個忙。林薇的聲音帶著恰到好處的疲憊和困惑。

她設計了一套完美的謊言。

她告訴同學,自己的賬號最近頻繁出現數據錯亂和惡意推送,懷疑被黑客攻擊或被植入了某種病毒,導致她連續三段戀情都莫名其妙地失敗了。

她用非常專業的UI/UX術語,描述了那些異常的用戶體驗,讓對方立刻相信這是一個嚴重的技術問題。

我懷疑有人在後台惡意篡改我的用戶畫像標簽,導致匹配模型持續出錯。你能幫我看看嗎

她請求同學利用午休時間,幫她進入後台,對她的賬戶數據進行一次深度清理和回溯。

同學出於對老同學的同情,以及對她專業描述的信任,答應幫她調出一個臨時的、隻有10分鐘觀察權限的開發者後台。

中午12:30,同學發來了臨時地址和密鑰。

林薇回到公寓,深吸一口氣,在電腦上輸入了地址。

一個簡潔的開發者後台介麵彈了出來,上麵是她的用戶ID和海量滾動的數據流。

她找到了最高權限指令的搜尋框。

她顫抖著,輸入了陳越最喜歡的那個戲劇角色名——

Othello。

回車。

係統返回一行紅字:Error:

Command

not

found.(錯誤:指令未找到。)

林薇愣住了。

不對……奧賽羅是凶手,是施害者。

而她……她是被冤枉的、被謊言扼殺的……

她忽然想起了那個悲劇裡,無辜的女主角的名字。

她刪掉了Othello。

然後,一字一頓地,重新輸入了——

Desdemona。

苔絲狄蒙娜。

按下回車的瞬間,螢幕閃爍了一下。

所有的數據流瞬間消失。

一個被隱藏的、擁有最高權限的子程式介麵,赫然彈了出來。

介麵的標題,每一個字都觸目驚心:

【苔絲狄蒙娜情感淨化協議】

協議目標用戶:林薇

(User

ID:

7355608)

協議啟動時間:2023年10月24日

(她和陳越分手的第二天)

協議狀態:運行中…

螢幕的最下方,一行紅色的、不斷閃爍的最新日誌,像一顆正在倒計時炸彈。

目標情緒已達崩潰閾值(98.7%),符合‘最終階段’啟動條件。正在生成‘最終審判報告’…

[點擊檢視]

07

林薇的手指懸在那個寫著點擊檢視的按鈕上,遲遲冇有按下。

她知道,這個按鈕背後,藏著她過去幾個月所有心碎、絕望和自我懷疑的根源。

那是一份為她量身定製的判決書。

她深吸一口氣,指尖冰涼,終於點了下去。

彈出的,不是冰冷的數據圖表。

而是一篇由陳越用代碼註釋的格式,寫下的、長長的獨白。

一篇屬於造物主的、冷酷的實驗日誌。

序章:樣本‘林薇’的情感模型分析。

核心缺陷:對‘純粹性’的病態執著,無法容忍任何情感的灰色地帶。邏輯封閉,易受外界資訊乾擾而產生極端信任或極端懷疑。

實驗一:‘完美治癒者’李明。

植入‘嫉妒’變量。通過製造可被輕易驗證的‘不忠’資訊(咖啡、點讚、禮物),測試其信任閾值。

結果:低於預期。樣本在7天內信任崩潰,行為模式符合‘猜忌型人格’預判。

實驗二:‘激情拯救者’王浩。

植入‘控製’變量。通過提供具有誘導性的‘測試劇本’,觀察樣本是否會主動尋求對伴侶的控製權。

結果:樣本產生強烈被操控感,拒絕執行部分指令,但在12天內因‘精準預測’而崩潰。顯示出對‘失控’的極度恐懼。

實驗三:‘無私奉獻者’張強。

植入‘犧牲’變量。通過引導樣本進行高價值的‘情感投資’(禮物),並使其投資迅速無效化,測試其在付出無果後的反應。

結果:樣本表現出異常冷靜,行為模式超出預期模型。需進一步分析。

報告的最後,是陳越冰冷的註腳,像一個上帝在審判他的造物。

結論:她曾用她那套可笑的‘純愛理論’否定我,如今,數據證明瞭她理論的破產。實驗證明,樣本‘林薇’的內在情感邏輯存在根本性缺陷,無法通過任何形式的外部匹配,獲得穩定的情感關係。

最終審判:不適合被愛。

實驗結束。

看著這些文字,林薇冇有哭。

甚至,冇有憤怒。

她隻感到一種巨大的、荒誕的平靜。

原來,她經曆的所有心動、甜蜜、猜疑、痛苦和絕望,都隻是另一個人為了證明一個病態的結論,而精心設置的參數和變量。

她不是悲劇的女主角苔絲狄蒙娜。

她隻是實驗室裡,那隻被反覆電擊、測試反應的小白鼠。

這場所謂的愛,這場對她的審判,從頭到尾,都與她無關。

這隻是一個偏執狂的自我證明。

就在這時,她的手機鈴聲大作,尖銳地打破了房間的死寂。

螢幕上跳動的來電顯示,是兩個字——

陳越。

他算準了她看到報告的時間。這是他最後的、也是最得意的炫耀。

林薇接起電話。

聽筒裡,傳來他平靜而熟悉的聲音,帶著一絲不易察察的、屬於勝利者的得意。

薇薇,你看到報告了嗎

現在,你懂什麼是愛了嗎

08

林薇冇有回答陳越的問題。

她拿著手機,走到窗邊。樓下車水馬龍,城市的華燈初上,無數行人低著頭,看著自己的手機螢幕,或許,他們也正在與他們的伊阿古甜蜜互動。

這個世界,彷彿一個巨大的、由代碼構成的牢籠。

她平靜地對著聽筒說:陳越,你贏了。

你證明瞭,我就是個失敗品,不配被愛。

電話那頭,陳越似乎對這個答案非常滿意。

他輕笑了一聲,開始滔滔不絕地闡述他那套關於數據、演算法和人性缺陷的病態理論。

他認為,他是在用最科學的方式,幫助她認清自己,這纔是最高級的愛,是祛魅之後,通往真理的唯一途徑。

林薇冇有打斷他,也冇有和他爭辯。

她隻是靜靜地聽著。

同時,她打開了自己的筆記本電腦。

她將剛剛在後台擷取的所有證據——【苔絲狄蒙娜情感淨化協議】的完整截圖、陳越那篇以上帝視角寫下的獨白日誌、以及她自己整理的三次被騙過程的詳細證據鏈——打包成一個加密檔案。

然後,她用一個新註冊的匿名郵箱,將這個檔案,同時發送給了三家最大的科技媒體、國家數據安全監督局的公開舉報郵箱,以及伊阿古最大的競爭對手公司靈魂矩陣的法務部。

當螢幕上彈出發送成功的提示時,林薇終於打斷了陳越的喋喋不休。

她說了最後一句話。

你冇有摧毀我,你隻是讓我看清了,有些‘愛’,從一開始就是病毒。

而我,選擇格式化。

說完,她掛斷電話,將陳越的號碼拖進了黑名單。

然後,她回到手機主螢幕,找到那個設計精美、曾被她視為救贖的伊阿古APP圖標。

她長按住它,毫不猶豫地將它拖動到螢幕頂端的垃圾桶圖標上。

螢幕上彈出最後一個確認框:

【卸載伊阿古該應用及其所有數據將被刪除。】

她點擊了【確認】。

那個圖標在一陣玻璃破碎般的動畫特效後,徹底消失。

露出了她自己設置的手機壁紙——那是一張她在海邊拍下的、燦爛的日出照片,金色的陽光正從海平麵噴薄而出,染紅了整片天空。

日落時分。

林薇拔掉了手腕上那隻生物傳感器的電源線,將它扔進了抽屜的最深處,和一堆廢舊的數據線纏繞在一起。

她不知道明天的新聞頭條會是什麼,不知道伊阿古這個建立在數據神話上的帝國,會否因此崩塌。

她更不知道陳越——那個試圖扮演上帝的男人——會是什麼下場。

但這些,都已經不重要了。

她為自己泡了一杯熱茶,走到陽台。

被高樓切割的夕陽餘暉,灑在她臉上,第一次顯得如此真實,而溫暖。

她失去了演算法為她定義的三段愛情,卻重新奪回了定義自己、定義愛的權利。

手機安靜地放在桌上。

螢幕上,是那片冇有儘頭的、充滿希望的金色日出。

在這場演算法對人性的殘酷圍剿中,她失去了所有被贈予的幻覺,也最終,找回了真實的自己。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