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劇情總覽
我死在嘉慶四年的雪夜,白綾繞頸時,眼前閃過的是乾隆爺臨終前緊握我手的溫度,耳邊是抄家士兵查抄和珅家產八億兩白銀的喝聲。再次睜眼,卻躺在鹹安宮官學的硬板床上,身上穿著青色學子袍,銅鏡裡映出的是十七歲、尚未發跡的和珅臉。更驚悚的是,書桌上放著一封未拆的信,信封上是乾隆爺的禦筆,落款日期竟是我死後第三年——信裡說朕知你非貪,速尋先帝密詔,救大清於水火。手握貪官劇本的我,突然發現自己揹負的不是罵名,而是先帝藏在貪腐麵具下的驚天秘密,可當我按信中指示找到密詔時,卻看見詔書上寫著:和珅,若你重生,殺朕!
第一章
鹹安宮驚魂
冷,是雪水滲進衣領的濕冷,是白綾勒緊喉嚨的窒息冷。
我記得很清楚,嘉慶四年正月十八,紫禁城飄著鵝毛大雪,我穿著那身繡著仙鶴的一品官袍,跪在勤政殿外。太監宣讀聖旨的聲音像冰棱子紮進耳朵:和珅欺君罔上,貪贓枉法,著令革職抄家,賜白綾一條,自儘謝罪。
八億兩白銀。他們都說我是大清第一貪官,說我吸儘了百姓的血汗,說我掏空了國庫。可誰知道,那些銀子裡,有三分之二都藏在圓明園的密室裡,賬本上記著以備軍需;誰知道,乾隆爺晚年下江南的開銷、平定大小和卓的軍費,有多少是從我這裡借走的
和大人,時辰到了。小太監捧著白綾走過來,眼神裡帶著幾分憐憫。
我接過白綾,抬頭望著灰濛濛的天,突然想起乾隆爺臨終前的樣子。他躺在龍床上,枯瘦的手緊緊抓著我,聲音微弱卻堅定:和珅,委屈你了……密詔……藏在……話冇說完,他就嚥了氣。
密詔什麼密詔
我還冇來得及想明白,白綾就已經繞上了脖子。窒息感瞬間襲來,眼前發黑,耳邊是此起彼伏的貪官該死的罵聲。
咳……咳咳……
劇烈的咳嗽讓我猛地睜開眼,頭頂是雕著纏枝蓮的木梁,陽光透過窗欞灑在地上,形成斑駁的光影。身上穿的不是官袍,而是一件洗得發白的青色學子袍,領口磨出了毛邊。
這是哪裡
我掙紮著坐起來,頭痛欲裂,低頭看見床邊放著一雙布鞋,鞋底磨得很薄。對麵的書桌上擺著筆墨紙硯,還有一本攤開的《論語》,旁邊放著一個銅鏡。
我踉蹌著走到書桌前,拿起銅鏡——鏡中的少年眉清目秀,鼻梁挺直,嘴唇微薄,眼神裡帶著幾分青澀,卻又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銳利。
這是……十七歲的我
我記得這個時候,我還在鹹安宮官學讀書,父母雙亡,靠著老管家的接濟度日,每天除了讀書,就是想著怎麼出人頭地,怎麼讓欺負過我的人付出代價。可我不是已經死了嗎死在嘉慶四年的雪夜,死在那根白綾下。
和珅,你發什麼呆呢該去上早課了!
門外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,是我的同窗福康安。我愣了一下,連忙應道:來了!
我打開門,福康安穿著一身寶藍色的學子袍,手裡拿著一本書,笑著說:你昨晚又熬夜看書了眼睛都紅了。
我看著他年輕的臉,心裡一陣複雜。福康安是傅恒的兒子,乾隆爺的寵臣,前世我們關係不錯,可後來因為權力爭鬥,漸漸疏遠了。他死在平定苗疆的戰場上,我還去送過他最後一程。
冇事,可能是冇睡好。我笑了笑,跟著他往課堂走去。
鹹安宮官學的院子裡,幾個學子正在背書,陽光灑在他們身上,顯得格外朝氣蓬勃。我看著這一切,心裡既慶幸又不安——慶幸自己能重活一次,不安的是,我不知道這一次,自己的命運會不會改變。
上完早課,我回到宿舍,剛坐下,就發現書桌的抽屜裡有一封信。信封是明黃色的,上麵繡著龍紋,一看就是皇家之物。我心裡一驚,連忙打開信封,裡麵的信紙是用灑金宣紙寫的,字跡蒼勁有力,是乾隆爺的禦筆!
我屏住呼吸,仔細讀了起來:
和珅吾兒,見字如麵。朕知你非貪,前世之冤,朕心甚痛。然大清積弊已深,國庫空虛,若不借你之手斂財,恐難撐過百年。朕死後,嘉慶必除你,此乃定數。幸得天意,讓你重生,望你速尋先帝密詔,藏於圓明園正大光明殿匾額之後。密詔之中,有救大清於水火之法。切記,此事不可告人,若被他人知曉,你我苦心皆毀。落款:乾隆六十一年。
乾隆六十一年
我心裡一震,乾隆爺在位六十年就禪位給了嘉慶,乾隆六十一年,也就是嘉慶元年,可我明明死在嘉慶四年,這封信的落款日期,竟然是我死後第三年
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乾隆爺早就知道我會重生還有那封先帝密詔,先帝是誰是康熙爺,還是雍正爺
我拿著信,手不停地顫抖。前世的我,一直以為自己是乾隆爺的棋子,是他用來斂財的工具,可現在看來,事情似乎冇有這麼簡單。乾隆爺說我非貪,說那些銀子是為了救大清於水火,還讓我尋找先帝密詔,這背後到底藏著什麼秘密
就在這時,門外傳來了腳步聲,我連忙把信藏到床底下的箱子裡,剛藏好,宿舍門就被推開了。
進來的是一個太監,穿著一身深藍色的總管太監袍,麵無表情地說:和珅,皇上召你進宮。
皇上乾隆爺
我心裡一驚,十七歲的我,還隻是一個普通的學子,乾隆爺怎麼會突然召我進宮難道和那封信有關
第二章
禦書房密談
我跟著太監來到紫禁城,穿過一道道宮門,心裡越來越緊張。前世的我,第一次進宮是在二十歲,因為才華被乾隆爺賞識,才得以入朝為官。可這一次,我才十七歲,乾隆爺怎麼會認識我
來到禦書房門口,太監通報後,裡麵傳來了乾隆爺的聲音:讓他進來。
我深吸一口氣,推開房門。禦書房裡,一個穿著明黃色龍袍的中年男子正坐在龍椅上,手裡拿著一本書,正是乾隆爺。他比我記憶裡年輕一些,頭髮還冇有全白,眼神依舊銳利。
草民和珅,叩見皇上。我連忙跪下磕頭。
乾隆爺放下書,看著我,笑了笑:起來吧,不用多禮。
我站起身,低著頭,不敢看他的眼睛。
你可知朕為何召你進宮乾隆爺問。
我心裡一動,抬起頭:草民不知,還請皇上明示。
乾隆爺看著我,眼神裡帶著幾分複雜:朕知道你父母雙亡,日子過得不容易,可你在鹹安宮官學的成績很好,朕早就聽說過你。
我心裡一陣疑惑,乾隆爺召我進宮,難道隻是因為我的成績好可這和那封信裡的內容根本不符。
皇上謬讚了,草民隻是儘力學而已。我謙虛地說。
乾隆爺笑了笑,從龍椅上站起來,走到我麵前:和珅,朕知道你是個聰明人,有些話,朕就直說了。大清現在的情況,你應該也有所耳聞,國庫空虛,官員**,百姓怨聲載道。朕需要一個人,一個有能力、有膽識的人,幫朕解決這些問題。
我看著他,心裡明白了——乾隆爺這是在試探我。
皇上,草民隻是一個普通學子,冇有什麼能力,恐怕難當此任。我故意裝作膽怯的樣子。
乾隆爺搖了搖頭:朕相信你。你雖然年輕,但心思縝密,而且很有野心,這正是朕需要的。朕可以給你機會,讓你入朝為官,可你要記住,你所做的一切,都必須為了大清,為了朕。
我心裡一陣激動,前世的我,就是因為乾隆爺的賞識,才一步步走到了權力的頂峰。這一次,我終於可以提前開始自己的仕途了。
草民謝皇上恩典!草民一定儘心儘力,為皇上效力,為大清效力!我連忙跪下磕頭。
乾隆爺扶起我,笑著說:好,朕相信你。從明天起,你就到鑾儀衛當差吧,先熟悉一下宮裡的情況。
鑾儀衛雖然隻是一個小官,但能在皇上身邊當差,已經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機會了。
草民遵旨!
我走出禦書房,心裡既興奮又不安。乾隆爺的話,和那封信裡的內容相互印證,看來前世的我,真的是乾隆爺的棋子,而這一次,我不僅要當他的棋子,還要找到那封先帝密詔,揭開背後的秘密。
回到鹹安宮官學,我收拾好東西,就去鑾儀衛報到了。鑾儀衛的總管是一個叫李德全的太監,為人很和藹,對我也很照顧。
接下來的日子裡,我每天都跟著李德全在宮裡轉,熟悉各個宮殿的位置和宮裡的規矩。我利用這個機會,到處打聽關於圓明園正大光明殿的訊息,可每次提到這個地方,大家都諱莫如深,說那裡是皇家禁地,除了皇上和少數幾個大臣,其他人根本不能靠近。
我知道,想要進入圓明園正大光明殿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我必須想辦法,得到乾隆爺的更多信任,隻有這樣,纔能有機會進入那裡。
這天,我正在給乾隆爺端茶,突然聽到他和幾個大臣在討論江南的水患。江南地區連續下了一個月的雨,很多地方都被淹了,百姓流離失所,需要大量的銀子賑災。可國庫空虛,根本拿不出這麼多銀子。
大臣們都皺著眉頭,冇有人說話。乾隆爺歎了口氣:難道就冇有彆的辦法了嗎
我心裡一動,鼓起勇氣說:皇上,草民有一個辦法。
所有人都看向我,乾隆爺也驚訝地看著我:哦你有什麼辦法說來聽聽。
草民認為,可以讓江南的鹽商和富商捐錢。我說,江南的鹽商和富商很有錢,隻要皇上給他們一些好處,比如賜給他們一個虛職,或者允許他們的子弟入朝為官,他們肯定願意捐錢。
乾隆爺眼前一亮:這個辦法不錯!和珅,你很有想法。
旁邊的一個大臣說:皇上,這個辦法雖然好,可誰去和那些鹽商、富商談呢他們一個個精明得很,不是那麼容易說服的。
乾隆爺看著我,笑著說:和珅,這件事就交給你去辦吧。
我心裡一陣激動:草民遵旨!草民一定不會讓皇上失望的。
就這樣,我得到了第一個任務。我知道,這是我證明自己的機會,隻要能完成這個任務,就能得到乾隆爺的更多信任,也就能離那封先帝密詔更近一步。
第三章
江南風波
我帶著乾隆爺的聖旨,來到了江南。江南地區果然受災嚴重,到處都是逃難的百姓,路邊還有很多餓死的人,看得我心裡一陣難過。
我先去了揚州,揚州是鹽商的聚集地,最有錢的鹽商是汪如龍。我找到汪如龍的府邸,遞上拜帖,冇過多久,就被請了進去。
汪如龍是一個五十多歲的胖子,穿著一身華麗的錦袍,臉上帶著油膩的笑容:和大人,久仰大名。不知您這次來揚州,有何貴乾
我笑了笑:汪老闆,我這次來,是奉皇上的旨意,來和你商量賑災的事情。
汪如龍的笑容僵了一下,隨即又恢複了正常:賑災是好事,可我隻是一個小小的鹽商,能幫上什麼忙呢
我知道他是在裝糊塗,於是說:汪老闆,皇上知道你是個愛國的人。這次江南水患,百姓流離失所,皇上很是憂心。如果汪老闆能帶頭捐錢,皇上一定會很高興,說不定還會賜給你一個虛職,讓你的子弟入朝為官。
汪如龍眼睛一亮,顯然是被我說動了。他想了想,說:和大人,不是我不願意捐錢,隻是我最近生意不太好,手頭有點緊。這樣吧,我捐五萬兩白銀,算是我的一點心意。
五萬兩白銀對於汪如龍來說,簡直就是九牛一毛。我心裡冷笑一聲,表麵上卻笑著說:汪老闆真是慷慨。不過,五萬兩白銀,恐怕不夠啊。皇上說了,隻要你能捐出五十萬兩白銀,就賜你一個三品的虛職,還讓你的兒子去鑾儀衛當差。
汪如龍猶豫了一下,顯然是在權衡利弊。我知道他很想要那個三品虛職,也想讓他的兒子進入官場,於是又加了一句:汪老闆,機不可失,時不再來。如果你錯過了這個機會,以後可就冇有這麼好的事了。
汪如龍咬了咬牙,說:好!我捐五十萬兩白銀!不過,我希望和大人能說話算數。
放心,我以人格擔保,皇上一定會兌現承諾的。我笑著說。
搞定了汪如龍,其他的鹽商和富商也都紛紛效仿,有的捐了三十萬兩,有的捐了二十萬兩,冇過多久,我就籌集到了五百萬兩白銀。
我把銀子交給了賑災的官員,讓他們儘快發放給百姓。看著百姓們拿到銀子後高興的樣子,我心裡也很有成就感。
可就在我準備回京城的時候,突然收到了一封密信。密信是用暗號寫的,我費了很大的勁才破譯出來,上麵寫著:和珅,你已中圈套,江南鹽商皆為反清複明之人,你籌集的銀子,將被用於謀反。速回京城,向皇上說明情況,否則你將死無葬身之地。
反清複明
我心裡一驚,連忙派人去調查那些鹽商的背景。果然,調查結果顯示,汪如龍和幾個大鹽商,都和反清複明的組織有聯絡。他們之所以願意捐錢,就是想利用這些銀子購買軍火,招兵買馬,發動叛亂。
我心裡一陣後怕,如果不是收到這封密信,我恐怕就要成為千古罪人了。我連忙收拾東西,準備回京城。
可就在我出發的前一天晚上,一群黑衣人突然闖進了我的客棧房間。他們拿著刀,眼神凶狠:和珅,拿命來!
我心裡一驚,連忙拔出腰間的佩劍,和他們打了起來。這些黑衣人的武功很高,我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,冇過多久,我就被他們打倒在地。
和大人,彆怪我們,要怪就怪你擋了我們的路。為首的黑衣人冷笑一聲,舉起刀就朝我砍來。
就在這危急關頭,一個身影突然衝了進來,擋在了我麵前。是福康安!
福康安穿著一身夜行衣,手裡拿著一把劍,和黑衣人打了起來。他的武功很高,很快就打倒了幾個黑衣人。為首的黑衣人見勢不妙,連忙帶著其他人逃跑了。
你冇事吧福康安扶起我,關切地問。
我看著他,心裡一陣感激:冇事,謝謝你,福康安。你怎麼會在這裡
我是奉皇上的旨意,來幫你的。福康安笑了笑,皇上早就知道江南的鹽商有問題,怕你出事,就派我來了。
我心裡一陣溫暖,原來乾隆爺早就想到了這一點,還派了福康安來保護我。
我們快回京城吧,把這裡的情況告訴皇上。我說。
福康安點了點頭,和我一起離開了揚州。
回到京城,我立刻去禦書房見乾隆爺,把江南的情況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。乾隆爺聽後,臉色很凝重:冇想到這些鹽商竟然這麼大膽,敢勾結反清複明的組織。和珅,你做得很好,這次多虧了你,纔沒有讓他們的陰謀得逞。
這都是皇上的功勞,如果不是皇上派福康安來幫我,我恐怕早就冇命了。我說。
乾隆爺笑了笑:你也不用謙虛,這次的事情,你立了大功。朕決定,升你為戶部侍郎,負責管理國庫。
戶部侍郎這可是一個肥差,掌管著國家的財政大權。我心裡一陣激動:謝皇上恩典!草民一定儘心儘力,為皇上效力!
乾隆爺點了點頭,突然壓低聲音說:和珅,你還記得朕給你的那封信嗎先帝密詔的事情,你要抓緊時間。現在大清的情況越來越複雜,隻有找到密詔,才能救大清。
我心裡一凜,連忙說:草民明白,草民一定會儘快找到密詔的。
離開禦書房,我心裡既興奮又緊張。興奮的是,自己終於得到了乾隆爺的重用,離權力的頂峰越來越近了;緊張的是,尋找先帝密詔的任務越來越緊迫,而且還充滿了危險。
第四章
圓明園秘影
升任戶部侍郎後,我更加忙碌了。每天除了處理國庫的事務,還要暗中調查圓明園正大光明殿的情況。我藉著覈對圓明園修繕款項的由頭,多次前往圓明園,可每次走到正大光明殿門口,都被侍衛攔住——那裡是皇家核心禁地,冇有皇上的手諭,任何人都不能靠近。
這天,乾隆爺召我去禦書房商議國事,結束後,他突然遞給我一枚金色令牌:這是圓明園的通行令牌,你拿著它,可自由出入正大光明殿。記住,密詔之事,隻能你一人知曉,若有半分泄露,朕也保不住你。
我雙手接過令牌,指尖因激動而微微顫抖。這枚令牌,意味著我終於能接近那個藏了兩世的秘密。臣遵旨,定不辱使命。
當天夜裡,我換上夜行衣,藉著月色潛入圓明園。正大光明殿在月光下顯得格外肅穆,殿頂的琉璃瓦泛著冷光,殿門緊閉,兩側的侍衛如雕像般立著。我掏出金色令牌,侍衛見令牌後立刻躬身行禮,冇有絲毫阻攔。
推開門,殿內漆黑一片,隻有月光透過窗欞灑在中央的龍椅上。我屏住呼吸,一步步走向匾額下方。匾額上正大光明四個大字蒼勁有力,與我記憶中一模一樣。我搬來一張木梯,小心翼翼地爬上去,伸手摸向匾額後方——果然,摸到了一個冰涼的鐵盒。
就在我將要取下鐵盒時,身後突然傳來一陣腳步聲。我心裡一驚,連忙從梯子上跳下來,躲到龍椅後麵。
誰在那裡一個低沉的聲音響起,帶著幾分熟悉。
我探頭一看,竟是軍機大臣阿桂。阿桂是乾隆朝的老臣,為人正直,前世與我政見不合,多次在朝堂上彈劾我。他怎麼會深夜出現在這裡
阿桂提著燈籠,緩緩走進殿內,目光掃過四周,最後停在匾額下方的木梯上。看來,有人比我先到一步。他冷笑一聲,和珅,出來吧,我知道是你。
我知道躲不過去,隻好從龍椅後麵走出來,拱手道:阿大人,深夜至此,有何貴乾
阿桂盯著我,眼神銳利如刀:你拿著皇上的令牌,來這裡找什麼是為了先帝密詔吧
我心裡一震,他怎麼知道密詔的事難道乾隆爺也告訴了他
阿大人說笑了,臣隻是來覈對殿內的陳設賬目。我試圖掩飾。
覈對賬目阿桂舉起手中的一張紙,這是你近期多次申請查閱圓明園檔案的記錄,上麵清楚寫著你關注正大光明殿的修繕情況。你以為能瞞得過我
我沉默了,看來阿桂早就開始懷疑我了。既然阿大人知道,那臣也不瞞了。皇上命臣尋找先帝密詔,以救大清於水火。
阿桂的臉色緩和了些,歎了口氣:皇上也告訴了我。其實,我一直在暗中保護你,上次江南的黑衣人,就是我派去提醒你的。
我愣住了,原來那封密信是他寫的。多謝阿大人相助,臣感激不儘。
阿桂擺了擺手:都是為了大清。先帝密詔關係重大,不能落入他人之手。我們還是先打開鐵盒,看看密詔裡寫了什麼吧。
我點了點頭,爬上梯子取下鐵盒。鐵盒上冇有鎖,我輕輕打開——裡麵隻有一張泛黃的宣紙,上麵是用硃砂寫的字跡,正是康熙爺的禦筆!
我們湊到燈籠下,仔細讀了起來:
朕在位六十一年,深知大清積弊。後世子孫若遇國庫空虛、外患內憂,可啟用江南鹽道密庫之銀,以解燃眉。然密庫之銀,需以‘貪’為掩,聚於一人之手,待時機成熟,再分撥天下。此人需揹負千古罵名,忍辱負重,若有二心,天下共誅之。另,傳位詔書藏於乾清宮‘正大光明’匾額之後,此密詔僅傳於信任之臣,輔佐新君。康熙六十一年冬。
我和阿桂都驚呆了。原來,所謂的貪腐,從一開始就是康熙爺佈下的局!江南鹽道密庫,我前世曾聽說過,卻從未找到過具體位置。乾隆爺讓我貪財,不是為了滿足私慾,而是為了完成康熙爺的遺願,將散落在民間的財富集中起來,以備不時之需。
原來如此……阿桂喃喃道,皇上讓你揹負罵名,竟是為了這個。
我心裡五味雜陳,前世的委屈、不甘,在這一刻煙消雲散。原來我不是貪官,而是康熙爺和乾隆爺手中的一枚棋子,一枚為了大清存續而犧牲的棋子。
就在這時,殿外突然傳來一陣喧嘩,緊接著,一群侍衛衝了進來,為首的是嘉慶帝的親信,額勒登保。和珅、阿桂,你們深夜私闖正大光明殿,盜取先帝密詔,可知罪
我心裡一驚,怎麼會驚動額勒登保難道是有人泄露了訊息
阿桂擋在我身前,厲聲道:我們奉皇上之命而來,有通行令牌為證,何罪之有
額勒登保冷笑一聲:皇上現在皇上龍體欠安,朝政由太子殿下掌管。你們盜取密詔,分明是想謀逆!來人,把他們拿下!
侍衛們衝了上來,我和阿桂拔出佩劍,與他們打了起來。阿桂年紀大了,身手不如當年,冇過多久就被侍衛們圍住。我心裡著急,想要去幫他,卻被額勒登保纏住。
和珅,你這個貪官,今天就是你的死期!額勒登保的刀招招致命,帶著強烈的恨意。
我一邊抵擋,一邊想著對策。如果被他們抓住,不僅密詔會落入嘉慶手中,我和阿桂也會性命不保。就在這時,我突然想起鐵盒裡還有一張小紙條,剛纔匆忙間冇注意,想必是乾隆爺留下的。
我趁機從懷裡掏出紙條,藉著燈籠的光一看,上麵寫著:密庫鑰匙,藏於和珅府中‘九獅圖’背後。若遇危急,速取鑰匙,開啟密庫,以銀資兵,穩定朝局。
九獅圖我記得那是我前世收藏的一幅古畫,現在應該還在鹹安宮官學的宿舍裡。
阿大人,我們快走!我大喊一聲,一劍逼退額勒登保,拉著阿桂從後門逃出了正大光明殿。
身後傳來侍衛的追趕聲,我們一路狂奔,終於逃出了圓明園。回到京城,我和阿桂分開行動,他去聯絡忠於乾隆爺的大臣,我則趕回鹹安宮官學,尋找九獅圖。
第五章
終局與新生
回到鹹安宮官學的宿舍,我翻箱倒櫃,終於在床底下找到了那幅九獅圖。這幅畫是我前世偶然得到的,一直覺得它冇什麼特彆,冇想到竟是開啟江南鹽道密庫的鑰匙。
我小心翼翼地取下畫框,背後果然藏著一把青銅鑰匙,上麵刻著複雜的花紋,正是康熙爺時期的樣式。
就在這時,宿舍門被推開,福康安走了進來,臉色凝重:和珅,不好了,皇上病重,嘉慶已經控製了皇宮,正在到處搜捕你和阿桂。
我心裡一沉,冇想到嘉慶動作這麼快。阿桂呢他聯絡到大臣了嗎
聯絡到了,可大部分大臣都投靠了嘉慶,隻有少數幾個人願意幫助我們。福康安歎了口氣,現在怎麼辦
我握緊手中的青銅鑰匙,眼神堅定:去江南,開啟密庫。隻要有了銀子,我們就能招兵買馬,扶持皇上,穩定朝局。
福康安點了點頭:好,我跟你一起去。
我們喬裝成商人,連夜離開了京城,往江南方向趕去。一路上,到處都是嘉慶派來的追兵,我們好幾次都差點被抓住,幸好有福康安的保護,才化險為夷。
半個月後,我們終於到達了江南鹽道密庫的所在地——揚州城外的一座山
cave。密庫的門是用巨石砌成的,上麵刻著大清國庫四個大字。我用青銅鑰匙打開門,裡麵的景象讓我們驚呆了——密密麻麻的銀子堆成了小山,還有無數的珠寶、字畫,價值連城。
這就是康熙爺留下的密庫……福康安喃喃道,眼中滿是震撼。
我走到密庫中央,那裡放著一個木箱,裡麵裝著賬本。我翻開賬本,上麵詳細記錄了密庫的收支情況,原來從康熙爺時期開始,就有大臣以貪腐的名義,將銀子存入這裡,經過雍正、乾隆兩朝,已經積累了驚人的財富。
我們先取出一部分銀子,招兵買馬,再聯絡阿桂,一起回京城。我說。
就在我們準備取出銀子時,洞外突然傳來一陣馬蹄聲,緊接著,額勒登保帶著一群侍衛衝了進來:和珅,你跑不了了!把密庫交出來,我可以饒你不死!
我和福康安拔出佩劍,與他們打了起來。這一次,我們有了密庫作為依托,占據了地利優勢。可侍衛太多,我們漸漸體力不支。
就在這時,洞外傳來一陣呐喊聲,阿桂帶著一群士兵衝了進來:和珅,我們來了!
原來是阿桂聯絡到了江南的一些將領,帶著軍隊趕來了。額勒登保的侍衛們見勢不妙,紛紛投降。額勒登保想要逃跑,被福康安一劍刺中,倒在了地上。
阿大人,你冇事吧我連忙走過去。
阿桂搖了搖頭:冇事,皇上怎麼樣了
皇上還在皇宮裡,被嘉慶控製著。我們現在有了密庫的銀子,可以回京城救皇上了。我說。
我們帶著銀子,率領軍隊,浩浩蕩蕩地向京城進發。一路上,很多百姓和士兵都加入了我們,大家都知道嘉慶繼位後,橫征暴斂,百姓苦不堪言,而我們有了密庫的銀子,可以減輕百姓的負擔,讓大清重新走向繁榮。
回到京城,我們與嘉慶的軍隊展開了激戰。由於我們有充足的銀子作為軍餉,士兵們士氣高漲,很快就攻破了皇宮的大門。
我衝進養心殿,看到乾隆爺躺在龍床上,臉色蒼白,氣息微弱。嘉慶則站在一旁,手裡拿著一把匕首,抵著乾隆爺的脖子:和珅,你彆過來!否則我就殺了皇上!
嘉慶,你瘋了!我厲聲道,皇上是你的父親,你怎麼能這麼做
嘉慶冷笑一聲:父親他從來冇有把我當成兒子,他眼裡隻有你這個貪官!我要殺了他,奪取皇位,讓所有人都知道,我纔是大清的主人!
就在這時,乾隆爺突然睜開眼睛,用儘全身力氣,一把推開嘉慶:和珅,動手!
我趁機衝上去,一劍刺中了嘉慶的肩膀。嘉慶慘叫一聲,倒在了地上。侍衛們衝上來,把他綁了起來。
我走到龍床前,握住乾隆爺的手:皇上,您冇事吧
乾隆爺笑了笑,眼神裡帶著欣慰:和珅,謝謝你……密詔的任務,你完成得很好……大清……就交給你了……
說完,乾隆爺的手垂了下去,永遠地閉上了眼睛。
我跪在龍床前,眼淚不停地掉下來。乾隆爺雖然利用了我,卻也給了我重生的機會,讓我從一個貪官,變成了拯救大清的人。
處理完嘉慶的事情後,我和阿桂、福康安一起商議,決定擁立乾隆爺的另一個兒子,永琰為新帝。永琰為人寬厚,有治國之才,在大臣們中很有威望。
新帝繼位後,我被封為忠勇公,負責管理江南鹽道密庫。我將密庫中的銀子分撥給國庫,用於賑災、發展農業和擴充軍隊。經過幾年的努力,大清的國庫漸漸充實起來,百姓的生活也越來越好,官員們也不敢再像以前那樣**了。
這天,我站在圓明園的正大光明殿裡,看著匾額上的正大光明四個大字,心裡感慨萬千。前世的我,揹負著大清第一貪官的罵名,死在了白綾之下;今生的我,卻因為這枚重生的機會,揭開了康熙爺和乾隆爺的驚天秘密,拯救了大清。
福康安走了進來,笑著說:和珅,新帝召你去禦書房商議國事。
我點了點頭,轉身走出殿外。陽光灑在我的身上,溫暖而明亮。我知道,我的故事還冇有結束,我會繼續輔佐新帝,讓大清走向更加繁榮的未來,用自己的行動,洗刷前世的罵名,成為一個真正為百姓著想的好官。
而那些曾經的秘密,那些關於貪腐、關於犧牲、關於救贖的故事,將會永遠藏在圓明園的正大光明殿裡,成為大清曆史上一段不為人知的傳奇。
-